当前,在基层干部队伍中,一种现象值得警惕:部分干部俨然成了“大评论家”。他们热衷于对政策部署“高谈阔论”,对他人工作“品头论足”,对困难问题“条分缕析”,却唯独疏于躬身实践、解决难题。这种“只评不做”“只说不干”的“空谈风”,不仅助长虚浮之气,更会贻误发展时机,侵蚀干事创业根基。
“大评论家”们的典型特征,是言胜于行。他们谈起理论头头是道,一旦涉及具体执行、攻坚克难,便或推诿塞责,虚功多、实绩少。“大评论家”做派要不得。面对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改善的繁重任务,需要的不是坐而论道的“高见”,而是起而行之的“实招”。
唯有放下“评论家”的身段,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在“躬行”中检验认知、增长才干、解决问题,方能在实践的沃土中扎下根、结出果。干部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应建立在为党和人民事业扎扎实实的贡献上,建立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效上,建立在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上。要力戒浮躁,克服急于求成的功利心,甘做打基础、利长远、润物无声的工作,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功夫下在狠抓落实上,以“无我”之境追求“有为”之功,方能用实实在在的奉献赢得组织和群众的认可。(王成林/文 魏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