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9月3日,当央视解说员这句铿锵有力的解说词响彻天安门广场时,瞬间点燃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回溯历史,“小米加步枪”曾是中国军民对抗侵略者的全部家当。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根据地军民一边用原始农具耕种贫瘠土地收获小米充饥,一边用缴获或自制的步枪抗击装备精良的日军,并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中,催生了黄崖洞兵工厂等军工奇迹,支撑起了“以弱胜强”的抗战伟业,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如今,80年过去了,曾经依靠小米加步枪取得胜利的中国军队,早已插上信息化智能化的翅膀,实现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而当东风-5C“打击范围,覆盖全球”被推上热搜时,就意味着世界上任何对中国构成实际核威胁的军事目标,中国都有能力和手段进行反击,任何对手的军事冒险都将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
国之重器,压舱基石。东风-5C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战略威慑力量已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一战略重器的诞生,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默默奉献的成果,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工业水平的集中体现,更是国家主权的终极保障。诚如有网友所说,80年前,先辈用鲜血取得的胜利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今天,我们让世界看到,中国珍视和平,但也从不畏惧任何挑战。
一个民族的强大,既需要“小米加步枪”般的坚韧初心,也需要“东风-5C”般的硬核实力。“打击范围,覆盖全球”解说词背后,既是“不信邪、不怕压”的民族风骨,也是“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自主自强,更是“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要知道,从1945年到2025年,从抗战胜利到民族复兴,中国军队已经成了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