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道破了防微杜渐的深刻哲理。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作风上的“小毛病”绝非无伤大雅的“小节”,思想上的“小漏洞”更可能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在作风建设这场持久战中,唯有摒弃“小事小节无害论”,以“小题大做”的态度查摆问题、整改不足,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避免“小隐患”演变为“大风险”。
“小题大做”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对问题本质的精准洞察。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对工作中的“小失误”、生活里的“小偏差”不以为然,认为“不违纪不违法,犯点小错无所谓”。殊不知,作风上的松动往往从“小事”开始,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纪律意识弱化、宗旨意识淡薄的信号。正如庖丁解牛需精准找到肌理缝隙,查摆问题也需拿出“放大镜”“显微镜”,从“小事”入手,深挖背后的思想根源与作风短板,才能把问题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容不得半点松懈。党员干部当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醒,把“小题大做”的态度融入日常、化为常态。既要主动“照镜子”,更要认真“补漏洞”,对查摆出的问题立行立改、举一反三,以“小整改”推动“大提升”。唯有如此,才能在日积月累中锤炼过硬作风,在防微杜渐中永葆政治本色,以清风正气护航新征程行稳致远。(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黑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