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师道如光:照见未来的灯塔

2025年09月09日17:33

来源:大河网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这穿越千年的诗句,恰如教师群体的精神画像——他们将生命编织成知识的锦缎,用光热点亮无数前行的道路。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师不仅是文明的守护者,更是创新时代的引路人,其价值在岁月流转中愈发璀璨夺目。

笔耕三尺台,心系千秋业。教师以方寸讲台为经纬,编织着人类智慧的壮丽图景。从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的精神始终在于激发而非灌输。在现代大学课堂中,教师们不再仅满足于知识传授,而更在于引导学生建立批判思维、培养创新意识。那些深夜实验室的灯火通明,那些学术沙场的思维碰撞,都是当代师者践行“授人以渔”理念的最佳见证。

言传兼身教,润物细无声。教育的真谛不仅在于智识启迪,更在于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的人格魅力往往比言语更有说服力。在大学校园里,教授们用严谨的治学态度诠释学术诚信,以开阔的胸襟包容多元思想,用温暖的关怀滋养心灵成长。这种潜移默化的人格熏陶,如春风化雨般塑造着学子们的精神品格,为他们奠定终身受益的基石。

守正亦创新,薪火永相传。当代教师肩负着承续文明与开创未来的双重使命。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他们既是传统的守护者,也是改革的先行者。从线上教学的探索到跨学科课程的创新,从科研攻关到产教融合,教师们不断突破自我,为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正是这种守正创新的精神,让大学始终保持着思想前沿的地位,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板桥的诗句道破了教育传承的真谛。在这个致敬师者的节日里,我们不仅要用鲜花与掌声表达感激,更应以实际行动支持教育事业——让尊师重教成为社会风尚,让教师成为备受尊敬的职业。因为只有当教师的光芒被充分点亮,才能照亮国家与民族更加辉煌的未来。师道如光,虽微致远;师恩如海,虽深不言——这恰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中最动人的诗篇。(邢台学院 廉嵩)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