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工作完成不了就骂人?这样的干部“要不得”

2025年09月10日16:44

来源:大河网

9月8日,山东菏泽东明县一包村干部在群聊中催缴卫生费时辱骂村民的图片在网络流传。网传群聊聊天记录显示,涉事包村干部声称“不缴费不是人”。记者从东明县政府获悉,涉事包村干部已停职,县纪委已介入调查。

包村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村民的纽带与桥梁,肩负着服务村民群众、协调村庄事务、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职责。在催缴卫生费的工作过程中,即便有部分村民不理解或者不配合,也应当秉持平易近人、温和有礼的态度,采取耐心沟通、详细解释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该名包村干部选择用辱骂村民的方式来发泄情绪上的不满,其“不缴费不是人”的不当言论就好比火上浇油,不仅浇灭了本应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更摧毁了基层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基层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其手中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然而,在此次催缴卫生费事件中,包村干部错误地认为手中的权力是可以随意支配的“特权”,村民理应听从自己的安排及时缴纳费用,一旦遇到“不服从”的声音,就颐指气使、言辞激烈,试图用爆粗口的方式来树立威信。此外,该名包村干部一味将个人情绪凌驾于工作之上,解决问题时态度蛮横粗暴,也反映出该名包村干部缺乏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沟通技巧,这不仅会导致工作无法顺利完成,更会丢了形象、失了民心。

工作群聊不是肆意辱骂他人之地,包村干部的职责是解决群众诉求,而不是制造冲突矛盾。对于包村干部来讲,正确的应对方式是保持文明与克制,转变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此外,县政府机关也要负起相应的职责。一方面,要完善乡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既考察干部的工作能力,也注重其品德修养,从源头上严格选拔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乡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工作方法以及心理健康等课程,通过专业系统地培训提升干部的文明素养、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的需要。同时,要健全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干部日常监督与考核,对于滥用手中权力、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在人人都有“摄像头”和“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个别干部“耍官威”“爆粗口”的事件也被频频曝光。而此类事件之所以会引发舆论共鸣,则是因为干部的不当作风跟群众的期许相去甚远。对于基层干部来讲,提能力、转作风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在具体行动之中。只有正确处理干群关系、切实锤炼工作能力、不断提升政治素养,才能真正推动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与广大村民群众携手共建美好和谐的乡村家园。(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翟云雪)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