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观小红书约谈事,谈大学生网络思

2025年09月12日16:13

来源:大河网

近期,网信部门针对小红书平台热搜榜单管理不善问题进行约谈并采取处罚措施。小红书于11日回应,诚恳接受,深刻吸取教训,认真落实整改要求。此次约谈,不仅是对小红书平台当前问题的“治病除弊”,更是为互联网内容平台行业未来的发展“固本培元”。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热度”,更是“真实”与“质量”。小红书是当代大学生常用的“种草”平台,无论是选课参考、旅行攻略,还是实习经验、学习干货,这里都有大量用户生成的内容。然而,随着平台规模扩大,热搜榜单和推荐机制开始出现“流量至上”的倾向。虚假宣传、过度修饰、低质信息屡见不鲜,这不仅浪费用户时间,更误导消费与认知。此次约谈明确指出平台须强化内容审核、优化榜单规则。不仅引导平台回归内容本质,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还是在明确行业发展准则,重构以用户为中心、以真实为底线的网络生态。

算法不能代替人性,技术不能替代伦理。小红书之所以吸引年轻人,是因为其算法推荐能够“精准”捕捉我们的兴趣,但技术的便利背后也藏着隐患。如果平台放任算法一味追逐热度,忽视内容的社会影响,就容易滑向“伦理失守”。表面上看,失范的热搜可能带来短期的流量热度,但这些“热度”往往以牺牲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为代价;而表面的“繁荣”,又是由被误导的用户、为了博取眼球而制造噱头的内容创作者、因管理不善而陷入信任危机的平台构成的。比如此前某些违规推广、虚假折扣甚至不良价值观内容借助热搜扩散,正是算法与审核机制双重失灵的表现。科技应当服务于人、约束于责,平台必须在技术创新与伦理建设之间找到平衡。

不只是用户,也可以是监督者与共建者。我们这代人生长于互联网时代,习惯从平台获取信息,但也应逐渐养成批判性接收与核实的习惯。在这一事件中,不仅是政府对外部监管的加强,更是对包括青年用户在内容生态中应扮演角色的提醒。我们并非置身事外的一方,而是可以直接参与平台治理的主体:遇到违规内容及时举报,发现虚假信息理性发声,在创作和分享中坚守真实与善意,拒绝虚假“种草”、抵制数据刷量。就像线下生活中我们主张诚实守信、反对抄袭作弊一样,在虚拟社区中同样应传递真诚、抵制浮躁。平台的整改不是一个机构的孤军奋战,而需要广大用户,尤其是年轻一代共同参与建设。

小红书被约谈事件如同一面镜子,既照出平台在内容治理上的漏洞,也映现我们作为青年用户应有的清醒与担当。真正的网络生态健康,不在于出现了多少“热搜”,而在于多少信息真正经得起考验、多少人愿意守护真实。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在刷笔记、追热点的同时,也学会理性思考、负责任发声,愿我们都不做沉默的围观者,而成为清醒的建设者。(河北科技大学 董熙蕾)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