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织网筑盾,点亮数字时代的明灯

2025年09月14日15:28

来源:大河网

  9月15日至21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立法工作成果显著,制定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构筑起网络空间的“四梁八柱”,为维护国家在网络空间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为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法治体系指明了方向。本次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举办,将大力营造出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有力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它们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始终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鼓励创新与完善治理协同推进,着力构建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安全治理体系。AI普法平台实时追踪热点,自动生成普法内容;VR技术还原庭审现场,让群众沉浸式体验法治文化……一系列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科技与安全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本次宣传周特别设立人工智能安全等前沿议题,通过技术论坛、成果展示、实战演练等系列活动,必将进一步激发安全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只有把握技术发展主动权,才能筑牢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我们要以技术创新为刃,破解网络安全难题,让科技之光点亮网络空间的安全之路。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责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1.23亿人,如此庞大的网络群体既是网络空间的建设者,也是网络安全的维护者。近年来,通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各地创新方式方法,如河南培育“张铁锤”“孟小鲤”等法治IP形象,推出《法治寻宝》互动产品,采用微短剧普法等形式,让网络安全宣传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取得良好效果。面向未来,要继续深化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创新内容形式,扩大覆盖范围,让网络安全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要鼓励网民积极参与网络治理,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

  网络安全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课题。我们要以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契机,进一步健全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强化网络安全技术保障,提升全民网络安全素养,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网络安全防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网信为民,扎实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黄小勤)

责编:杜若森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