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中亚班列驰骋新丝路,中国开放动能惠亚洲

2025年09月16日13:08

来源:大河网

  国铁集团最新数据显示,前8月中亚班列开行9626列、发送货物75.1万标箱,同比双双实现超20%的增长,累计开行量已突破6.9万列。这一条条钢铁巨龙,不仅是物畅其流的运输通道,更是中国与亚洲国家深化经贸合作的“动脉血管”,清晰映射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劲势头,以及中国经济对区域发展的深刻贡献。

  覆盖网络持续扩展,互联互通水平跃升。从中欧班列延伸到中亚班列,覆盖范围已从最初的有限节点拓展至亚洲11国100多个城市,国内亦辐射28个省级行政区。中老铁路、跨里海运输走廊等新通道相继打通,使得陆路联运效率大幅提升。这意味着更多国家和地区被纳入高效、低成本的物流网络,尤其为内陆国家提供了直达国际市场的便捷路径,真正实现了“一带”与“一路”的协同共进。

  货物结构优化升级,贸易合作迈向纵深。班列所承运的货物已从初期的过境二手车,扩展至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机械设备等22个大类。一方面,“中国制造”的高附加值产品正加速“走出去”,助力亚洲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与消费提升;另一方面,中亚的棉纱、锑精矿、东南亚的热带水果、铁矿石等资源与特产也更多进入中国市场。这种“优进优出”的贸易模式,凸显出中国与亚洲国家供应链互补性增强、产供链融合深化,合作层次从简单商品交换迈向产业协同。

  效率提升成本优化,经贸活力持续激发。班列运输时效显著提升:连云港至阿拉木图的时间从10天以上压缩至6天,义乌至塔什干的“跨境电商专列”仅需10天,成本比空运低80%。这种“快而省”的物流解决方案,极大增强了中小企业的跨境贸易能力,促进了电商贸易、定制化生产等新业态发展。它不仅是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更是规则与服务的“软联通”,彰显中国在提升跨境物流现代化水平上的引领作用。

  中国发展惠及周边,区域经济凝聚力增强。中亚班列的蓬勃发展,是中国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同发展的缩影。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更是“亚洲市场”,通过持续扩大进口、输出先进产能与合作经验,为区域国家提供了增长动能与发展机遇。中欧与中亚班列的双轨并行,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提升的互联枢纽地位,以及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共享发展的担当。

  可以说,每一列飞驰的中亚班列,都是中国与经济伙伴共谋发展的生动注脚。它以其实实在在的物流数据与合作成效,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坚定信号,也让全球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为亚洲乃至世界注入稳定性、创造新机遇。(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董宏达)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