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快看!飞起来了!”9月14日晚,商丘日月湖景区上空,800多架无人机搭载璀璨灯光腾空而起,以夜空为幕,绘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醒目标语。当蓝色的灯光由暗渐亮,这些硕大的文字展现在天空时,人群中响起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这场视觉盛宴不仅令人惊叹,更发人深省。随着无人机阵型的变换,从硕大醒目的“商”字到展翅的“玄鸟”,从古城轮廓到“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标语,以科技与文化交融的方式让网络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创新表达,让网络安全宣传“活”起来。无人机表演秀是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河南省活动的特色环节,主办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原本抽象的网络安全概念变得可感可知可视。
“第一次在现场看这么精彩的无人机表演,既能感受科技的魅力,又能了解咱们商丘的历史和网络安全知识,太有意义了!”带着孩子前来观看的市民王佳道出了许多观众的心声。
这种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真正站在群众角度思考如何让宣传更有效。将网络安全知识与震撼的视觉体验相结合,使观众在享受艺术之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网络安全教育。
直面痛点,让网络安全知识“沉”下去。与此同时,在河南省的其他地区,网络安全宣传正在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深入开展。9月9日,渑池县人民法院青年普法志愿队在万人广场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普法宣传活动,直面群众最关心的电信诈骗问题。
志愿者们邀请现场群众亲自体验河南省网络安全科技馆的改号软件,模拟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将手机号码伪装成报警电话“110”。这种沉浸式体验让群众直呼“防不胜防”,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更值得点赞的是,志愿者现场支招:“110绝不会在电话里索要任何敏感的个人信息,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先挂断电话,然后自己拨打110报警核实。”这样简单明了的应对方法,让群众立刻掌握了防诈骗的关键技巧。
全民参与,让网络安全防线“筑”起来。网络安全没有旁观者,全省各地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更体现了“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
在内乡县赵店乡,当地政府将防盗反诈知识宣传与日常工作深度结合。村干部在入户走访、办理日常业务时,用“拉家常”的方式分享身边的盗窃、诈骗案例,提醒村民出门关窗锁门、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
“走遍河南的网络安全科技馆”巡展活动则于9月9日在渑池县会盟广场举办。本次巡展以“法治护航清朗河南,网络安全扎根基层”为核心主题,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讲解等形式,将专业的网络安全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
这些举措表明,网络安全宣传正在从“单向传播”转向“双向互动”,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真正让群众成为网络安全防线的建设者和受益者。
持久用力,让网络安全意识“扎”下根。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网络安全宣传更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持久战。当下河南各地正在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方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
在教育领域,河南省校园日活动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内容。9月15日至26日,全省各地各高校组织学生通过中国大学生在线官网或“中国大学生在线”微信公众号参与答题,普及防范网络诈骗、防范非法校园贷、安全使用网络等知识。
如黄河科技学院于9月15日至19日举办“黄河科技学院第六届网络安全知识竞赛”,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这种以赛促学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热情。
网络安全是“国之大者”,更是“民之要事”。从商丘日月湖畔到渑池万人广场,从高校知识竞赛到乡村反诈宣传,中原大地上正在织就一张全民参与的网络安全防护网。“网络安全为了人民,网络安全依靠人民”——这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中原大地上正在演绎的生动实践,真正让每一位公民都成为网络安全的守护者和受益者,并以高水平的网络安全保障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大河网特约评论员 刘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