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以科技明方向 用青春筑强国

2025年09月16日15:21

来源:大河网

9月伊始,各大高校迎来了开学季,今年的大学校园与以往不同,“科技味”更加浓郁。人形迎宾机器人、引路智能机器狗、拎包科技无人车,智能与科技成了大学迎接新生的热点话题。一场科技与青春盛宴、一次未来与青年的结合,为青年人筑梦强国指明了方向。

科技迎新,是创新思维的启蒙课。当新生接过机器人递来的报到指南,当他们通过语音交互查询教学楼位置,科技不再是课本里抽象的公式,而是可触可感的生活伙伴。这种沉浸式体验,如同为青年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窗。有新生在社交平台分享:“第一次被机器人引导时,突然觉得‘科技改变世界’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这种认知的转变,正是创新思维的萌芽。大学以科技为桥,让青年在入学之初就感受到探索的乐趣,鼓励他们跳出固有思维框架,敢于用新方法解决旧问题。这种启蒙,远比课堂上的理论说教更具穿透力,为未来的科研探索注入了原生动力。

科技融入,是实践能力的练兵场。无人车如何规划最优路线避开人流?机器人如何精准识别新生的咨询需求?这些迎新场景背后,藏着算法优化、传感器应用、人机交互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逻辑。新生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在无形中观察着科技的运作原理。某高校甚至在迎新现场设置了 “科技工作坊”,让学生拆解无人车的控制系统,亲手调试机器人的感应参数。这种 “做中学” 的模式,打破了理论与实践的壁垒。正如一位辅导员所说:“当学生发现课本里的物联网技术就藏在引导机器人里,学习的主动性自然会被点燃。” 大学以校园为实验室,让青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本领,为成长为实干型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联结,是强国梦想的导航仪。这些在校园里忙碌的智能设备,不仅是技术的载体,更是国家科技实力的微观缩影。从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芯片到算法优化的导航系统,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中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当青年触摸到这些 “中国制造” 的科技产品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位参与迎新志愿服务的学生说:“看到我们学校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能高效完成迎新工作,突然明白了‘科技强国’四个字的分量 —— 它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需要我们这代人接力完成的使命。” 科技迎新传递的,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个人的青春理想与国家的科技发展紧密相连。它引导青年将目光投向星辰大海,把智慧奉献给芯片研发、人工智能、航天工程等 “卡脖子” 领域,让青春在为强国筑梦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从机器人的微笑到无人车的轨迹,今年的大学迎新季,科技与青春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对话。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当青年在科技的陪伴下开启大学生涯,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便利,更是创新的勇气、实践的智慧与强国的担当。相信这些被科技点亮的青春,终将汇聚成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属于中国青年的精彩答卷。(天津工业大学 李卓然)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