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潮涌文化新

2025年09月16日16:01

来源:大河网

  长江之畔,文化潮涌。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的华彩开幕。以天为幕,以光为笔,四千架无人机在长江上空夜空绘出江豚逐乐,一千架无人机挂载新型冷烟花的鲜活画卷,这不仅是一次视觉冲击,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湖北文化创新战略的生动实践和发展的宣言。

微信图片_20250916165049_19_298.png

  湖北是长江流经最长的省份,超过一千公里,汉江也在这里汇入长江。两江千湖,成就了“九省通衢”的繁荣,更造就了灿烂辉煌的荆楚文化。一朵朵长江的、流动的、立体的文化艺术之花,正通过长江文化艺术季这个平台次第绽放,璀璨夺目。

  江水润荆楚,文脉贯古今。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湖北正将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努力写好“人文经济学”这篇大文章,深入推动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切实把湖北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承载。文化从来不是发展的装饰品,而是发展的关键动力。湖北将文化创新置于战略高度,正是看到了文化在区域竞争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从简牍文化到楚文明,从三峡工程到现代文旅融合,这片土地始终在与长江进行着深层次的精神对话。而今,这场对话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让长江文化成为推动中部崛起的深层力量。

  保护好文化资源是转化的前提。近年来,湖北持续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中华第一长文觚”等陆续被发现。从云梦郑家湖墓地、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到荆门屈家岭遗址、黄陂盘龙城遗址,湖北已连续4年有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保护不是终点,要在创新中传承。近年来,湖北通过创作新剧、打造节会、送戏下乡等方式,激发长江文化的现代活力。从云梦简牍到数字编钟,从传统汉剧到全息投影,从红色村落到国际样板,湖北正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今年上半年,湖北接待游客4.36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48.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8%、16.02%。这些数字印证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生动实践,展现了湖北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创新成果。

微信图片_20250916165056_20_298.png

  文化发展最终要服务于民。长江文化艺术季始终坚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这一理念,通过公益电影、社区读书会、非遗体验等活动,把文化大餐、艺术大餐送到“家门口”,为人们的生活增添光彩。在这,高雅艺术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为大家触手可及的精神享受。

  长江文化艺术季同样面向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世界大河名曲联唱,美美与共、各美其美,让文化成为联通中外的桥梁。通过长江文化这个窗口,让荆楚文化走向世界,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湖北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看到更加立体、丰富的中国形象。

  长江文化艺术季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事,更是湖北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关键一步。奔腾不息,是长江的永恒气质;与时俱进,是长江的时代品格。文化长江,潮涌湖北,正以磅礴之势,在加强长江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新使命、做出新贡献。(杨东 文/图)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