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脱离实际、盲目决策建设文旅项目,造成闲置浪费和恶劣社会影响,教训极其深刻。
现实中,个别干部把“硬闯硬干”等同于“有胆识、有魄力”,他们为求速胜、博眼球,往往违背客观规律、忽视长远利益,致使本应稳妥推进的任务沦为不计后果的冒险。诸如此类的“蛮干式”作风,让干事创业彻底偏离了为民务实的轨道,严重阻碍改革发展进程。
祛除内心的政绩冲动,才能校准干事创业的方向标。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干工作是基于事实、顺应规律、心系群众的务实作为。“千万工程”推进之初,并非盲目拆建,而是先调研乡村肌理、倾听村民意愿,再因地制宜制定方案,最终成功实现乡村蝶变,惠及千万农民;“当代愚公”黄大发为解决村民饮水难题,没有急于开工凿渠,而是走遍草王坝村的山间沟壑,反复勘察水源、规划渠道,用36年时间带领群众凿出惠及全村的“生命渠”……事实证明,好的蓝图,只要遵循科学规律、符合实际情况、契合人民愿望,并持之以恒地推进,所取得的必定是实实在在的业绩,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党员干部需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在开展每一项工作前,都应先自问“是否符合群众利益”“是否契合长远发展”,少琢磨“是否能出风头”“是否能快出政绩”,始终将“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核心准则,让干事创业回归为民服务的本质。
杜绝“蛮干式”作风,既要“破”掉错误的政绩观,更要“立”起科学的行动准则。一方面,要秉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多些“蹲点调研”的耐心,少些“拍脑袋决策”的冲动,决不做自认为对,而群众不认可的事。另一方面,要提升善作善成的能力本领,学会运用系统思维与创新思维解决问题,使工作推进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举措更贴合实际、更具实效。同时,组织层面也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与容错机制,对真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给予激励与支持,对蛮干妄为、乱作为的行为,及时纠偏、严肃问责,确保干部既敢为又不乱为。唯有如此,才能干出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真业绩。(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范鸿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