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总有一些人执着于把数据盆景做得光鲜。比如有的地方把增长率、达标率这些数字反复打磨,报表做得花团锦簇,可当地乡镇的道路修缮难题、农户的农产品销路梗阻却无人问津;还有的只盯着表面的落实率,政策文件发了一摞又一摞,村里执行时却因脱离实际处处卡壳。这些“花架子”,把表面文章做足,却让工作成了无根之木。
真正的“绣花功夫”,该是走村入户时看老乡家的自来水通没通,蹲在村口听村民对产业帮扶的真实期盼;是把每一项惠民举措都变成老乡口袋里的真金白银,把每一个发展目标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扎实进展。它不追求报表上的绚烂,只愿在基层沃土上一针一线绣出真成绩。少些“花架子”的虚招,多些“绣花”的实招,才能让工作真正落地见效,让群众感受到真切的变化。(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高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