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让更多农民朋友变“会种地”为“慧种地”

2025年09月24日16:11

来源:大河网

近日,一位82岁奶奶“驯服”农用无人机的视频火遍全网。视频中,老奶奶站在田埂上操作无人机,动作熟练,神情淡定,被网友称为“炫酷新农人”,也再次带火了科技助农的话题。

农民自然会种地,这毋庸置疑。但要说到“慧种地”,对于不少农民兄弟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相关部门的党员干部、科技人员加强对农村群众的帮助、指导,让更多农民朋友变“会种地”为“慧种地”,无疑是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注入强劲动能。

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90后”“00后”走进乡村,成为新农人,他们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乐于学习、掌握、应用农业新知,甚至自己就是农科、机械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有人当起“带头人”,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带动更多农户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有人当起“田保姆”,创建农事服务中心,运用现代农机,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等全方位服务。在年轻的新农人看来,农业“黑科技”是新鲜的、有趣的、炫酷的,智慧农业蕴含广阔前景。

让更多农民朋友变“会种地”为“慧种地”,离不开新农人的示范引领。与“传统农人”不同,新农人们脑洞大开,既能“靠科技”取胜,用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新农具种地,让粮农作物高产丰产;又善于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平台,结合数字技术,创新农产品营销渠道,直观地展示农产品的生长环境、种植过程、收获场景;并通过消费者的互动了解需求,在初级农产品上挖掘出附加价值。在他们的示范作用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主动向他们学习,自觉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

让更多农民朋友变“会种地”为“慧种地”,又不能仅仅靠新农人。让更多农民朋友抛弃早已习以为常的“拼人力、耗资源”耕作方式,主动投身到“靠科技、提效益”的新路径上来,仅仅靠新农人的示范引领显然还不够。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党员干部、科研人员等也要多走出去、走下去,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授之以渔,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学习培训活动,让更多农民朋友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让他们华丽转身,变“会种地”为“慧种地”,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瑛)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