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工作任务等部署,遇到困难挑战等支援、落实政策举措等现成,解决民生问题等批示……有些干部把观望当稳健、将“等靠”作“策略”,总想着依靠上级给条件,等待好时机自动到来。这种“等风来”的心态,看似稳扎稳打,实则贻害无穷。
“等风来”的观望,本质上还是思想懒惰、责任缺失的表现。其主要特征,就是缺乏担当实干意识,不愿主动承担责任,也不想牵头解决问题,而是习惯于层层请示、层层汇报,把责任往上推,把工作往下压,导致流程繁琐、效率低下,拖慢了政策落地的节奏,辜负了群众的期待。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关键在主动地干。总是抱着“别人先试错,我再跟着做”的念头,遇到改革任务就畏首畏尾、求稳求安,也会导致错失突破瓶颈的窗口期,阻碍创新发展。民生问题等不得,发展机遇耗不起。等,只会让群众失望;靠,终将是工作的被动。主动“追风去”,才是干部该有的担当。
“追风”不是蛮干,而是心中有责任、眼里有群众,把要我做的变成我要做的,把问题清单变成服务清单,找对路子、用对方法,主动去追政策落实的“时效风”、群众期盼的“需求风”、发展突破的“机遇风”,把该做的工作做实,把该办的事情办好。
不等不靠,是一种行动自觉,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回望那些干事创业的榜样,迎难而上,战天斗地,带领村民打通贫困山区富裕路的有之;勤勉尽责、满腔热忱,想尽一切办法办好惠及民生福祉的有之;敢为人先、自主探索,创新攻克世界性难题的有之。“追风”路上,没有万事俱备的等待观望,有的只是不等不靠、不推不拖、勇当先锋的不懈奋斗。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等风来”还是“追风去”,考验的是干部的初心,丈量的是党性的成色。面对新时代的发展任务,每一名干部都应明白:风不会自己吹到跟前,机遇也不会主动找上门。唯有放下“等风来”心态、扛起“追风去”的责任,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只争朝夕,才能在新时代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交出让群众满意的答卷。(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吉明)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