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从首发、首秀、首展接连上新,到“以旧换新”持续发力、文旅市场精彩不断,消费市场一片火爆、亮点纷呈,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的澎湃生命力。
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假期前四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消费市场呈现繁荣活跃的良好态势。
据美团餐厅预订数据显示,假期餐厅的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10%,3至4人包间预订量增长超90%,开放包间预订服务的餐饮商家数同比增长了174%。上海、北京、南京、杭州等地今年假期餐饮堂食预订热度大幅上涨,假期餐厅预订量增幅均在200%左右。
从数据背后可见,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消费市场呈现一片红火景象,“吃喝玩乐游”多点开花。这不仅是一场消费盛宴,更是经济活力的透视镜、市场信心的晴雨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将过,应当认真总结经验,采取更多切实有效的措施,更好地挖掘消费潜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消费火”离不开“文旅热”带动。文旅热,消费兴。文旅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今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中国各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不断涌现,吸引人们沉浸式游玩体验,尽享欢乐假日生活,从而激发消费新活力。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各地围绕观演赏剧、游历山河、中秋团圆、文化体验、红色旅游、大国重器、时代风采等热点,举办超2.9万场次文旅活动,文旅与餐饮、住宿、零售、体育、健康等联动互促,为人们带来更全面、更实惠、更省心的出游体验。又如根据手机信令大数据分析显示,假期第六天,湖南客流超过1557万人次,同比增长24.28%。从全国范围而言,旅游市场同样延续火爆态势。据交通运输部消息,8天假期内,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3.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2%左右。可见,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中国消费市场的火爆离不开文旅发展带来的人气和流量,从而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人们的消费热情被点燃,各行各业也因此受益,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无不说明无论是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还是平常,各地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活力,要积极顺应文旅消费新趋势,从供需两端发力,更加注重新场景的打造,有效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消费新需求,不断激活文旅消费动力,以文旅带动消费,持续推动内需发展。
“消费火”也离不开“换新”“促销”政策助燃。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加上“换新”“促销”政策助力,超长假期拉动消费市场呈现蓬勃生机。尤其是“以旧换新”等政策加力实施,进一步激发了消费市场热情。日前,国家发改委下达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如据云南省商务厅网站显示,10月1日至3日,全省发放家电、家装以旧换新及数码产品购新补贴5.63万笔,直接带动消费2.05亿元;发放汽车消费券1761万元,带动消费3.83亿元。除了以旧换新,全国多地还聚焦“政策+活动”,围绕国庆、团聚、国潮等消费新热点,并结合自身特点出台消费优惠举措,鼓励引导商家推出更大力度的促销活动,合力打造假日消费盛况。如这个假期,河南省多地丰富商文旅业态,为游客及市民带来“体验+消费+文化”整套体验。例如,入围美团旅行热门景区Top10的开封万岁山武侠城,通过银票、票根等形式,联动市内餐饮店家、重点商圈推出“票根福利”。电商平台也送上折扣,美团在节前推出亿元补贴,覆盖餐饮外卖、堂食、闪购等多业态,助力假期餐饮市场销售火爆。据统计,国庆中秋假期前4天,河南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为251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这无不充分体现了政府引导消费、刺激经济的决心和能力。最终在“政策+活动”组合拳下,各地消费市场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延续假期消费市场活跃态势,各地还需加大相关补贴政策落地扩面,创新产品业态进一步丰富供给,不断扩大内需拓展消费潜能。
消费一头连着经济大盘,一头连着百姓生活。国庆、中秋假期,繁荣的市场,火热的消费,成为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在新发展格局下,拉动经济增长,仍需要消费担当主力军。加快激发消费潜能,各地既要认真总结促消费经验做法,更好地激活文旅市场的内在动力,也要持续从供需端发力,加快推进消费结构优化和提档升级,不断优化和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促进消费潜力有效释放,如此定能推动消费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大河网特约评论员 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