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基层在应对网络民意时频现认知偏差,一些干部将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简单等同于“舆情风险”,面对网络声音,惯用“删帖压声”“敷衍塞责”等“灭火式”手段,这种本末倒置的处理方式,实质是形式主义在网络时代的变种,暴露出基层治理中亟待破除的积弊。
基层治理的本质,在于回应民生关切、解决实际问题。破解这一困局,需构建“收集 - 响应 - 反馈”的全流程闭环机制:一方面,要拓宽民意收集渠道,善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识别群众急难愁盼;另一方面,需压实责任主体,对群众诉求明确解决路径与时限,杜绝“只回应不落实”的表面文章。只有把“舆情应对”升华为“民生解题”,方能让网络空间成为干群连心的桥梁,而非矛盾滋生的温床。(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