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痛!8死悲剧再警世,酒驾之祸何时休?

2025年10月15日16:28

来源:大河网

近日,山东聊城茌平分局发布一则警情通报:10月14日22时46分,辖区发生一起酒后驾驶致多人伤亡案件。一场本可避免的灾难,在夜色中猝然袭来。37岁的杜某超血液酒精含量高达195.3mg/100mL,那不仅是冰冷的数据,更是一把失控的凶器,瞬间夺走了8条鲜活的生命,击碎了多个家庭的安宁。

冰冷数据背后的生命悲歌:法律红线何以被践踏?195.3mg/100mL酒精含量数字的背后,是肇事者对法律红线的公然践踏,是对生命价值的极端漠视。我国法律规定,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mg/100mL即构成醉驾,在意识混沌的状态下,杜某超驾驶的已不是代步工具,而是横冲直撞的致命武器。8死4伤伤亡数据的背后,是曾经充满烟火气的家庭瞬间崩塌。逝去的生命,再也迎不来第二天的晨曦,幸存者与亲人心灵的创伤,需要一生来愈合。这场悲剧不仅仅是几个家庭的灾难,更是整个社会必须共同正视与承受的集体伤痛。

侥幸心理下的社会之痛:酒驾共识为何仍有缺口?近年来,随着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逐渐成为深入人心的社会共识。然而,杜某超案件的发生,再一次为我们敲响警钟,仍有少数人漠视法规、心存侥幸,将交通安全置之度外。他们或许未曾想过,一时的放纵可能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每一起酒驾事故都在警示我们:交通安全从来不是个人私事,而是牵动千家万户的公共安全大事。驾驶者手中的方向盘,连接着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与疏忽。

构筑生命防线:个人、社会与法治如何协同发力?法律的刚性约束不可或缺,但深植于每个人心中的规则敬畏与生命尊重,同样至关重要。面对这场令人痛心的悲剧,我们哀悼逝者、祈福伤者之余,更应推动一场深刻的社会反思。于个人,需将规则意识根植于心,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于社会,需持续强化交通安全宣传,让敬畏生命、遵守规则成为共识;于执法层面,需保持对酒驾醉驾的高压态势,织密交通安全防护网。

生命没有重启键,安全没有后悔药。愿我们从这起悲剧中汲取教训,携手筑起一道拒绝酒驾、珍视生命的社会防线,让每一条道路上的生命,都能平安归家。(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陈航)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