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广东汕头那起“开门杀”的新闻时,心里感到万分沉重。不是因为两百万的赔偿数字扎眼,而是想到那个骑电动车的刘某,躺在病床上两年多没醒过来,好好的生活被一扇突然打开的车门撞得碎了一地。而司机徐某敏,大概也没料到,在路边停一次车,竟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其实,此次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司机停车时留了一米空隙,看似合理,可偏偏没考虑到电动车会从这里经过。更关键的是,未确保车辆停靠位置安全、未对乘客的开门行为尽到提醒或制止义务,其停车行为为“开门杀”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很多司机都有这个习惯,觉得停车开门是乘客自己的事,却忘了作为驾驶者,把控车辆周边安全本就是其责任范畴。
更让人无奈的是保险的问题。徐某敏没买第三者商业险,这意味着两百多万的赔偿要由自己承担。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或许他觉得买保险浪费钱,或许他心存侥幸,觉得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风险不会因为侥幸而消失。很多人在买保险时,都有这样的心态,总觉得意外离自己很远,可一旦出事,才发现没保险就像没穿防护衣,只能赤裸裸地面对风险。这起事故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保险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应对意外的重要保障,该买的险种千万不能省。
这起“开门杀”事故暴露的,正是很多人交通安全意识的缺失或淡薄。不只是司机,乘客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乘客开门前能多留意一下车外的情况,看看有没有行人和电动车经过,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可现实中,很多乘客开门时都很随意,觉得车门打开的瞬间不会有什么问题。还有骑电动车的人,在经过路边停放的车辆时,也应该提高警惕,预防突然打开的车门。交通安全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涉及路上的每一个人。司机、乘客、行人,只要有一个人疏忽大意,就可能引发事故。
这两百多万元的赔偿,对徐某敏来说是沉重的代价,对受害者刘某一家来说,更是无法弥补的伤痛。刘某至今昏迷不醒,他的家人不仅要承受精神上的折磨,还要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这笔赔偿或许能解决一部分经济问题,可却换不回刘某的健康,也换不回曾经平静的生活。这样的悲剧,真的不该再发生了。
这起“开门杀”事故,给很多人敲响了警钟。开车时多一份谨慎,停车时多一份留意,开门前多一次观察,买保险时多一份远见。不要等到事故发生,付出沉重代价后,才明白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平平安安才是最重要的。(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罗登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