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凳大旅行:从国家盛典到咱家公园

2025年10月21日13:24

来源:大河网

天安门广场上那近五万把红色座椅,阅兵式后没进仓库“睡大觉”,反而蹦蹦跳跳地来到了北京各大公园。这几天逛公园的北京市民发现,不少公园里突然多了一批崭新的红色座椅。仔细一瞧,这不就是前几天电视上阅兵观礼台上的那些椅子吗?

网络截图

小板凳的奇妙之旅

阅兵式一结束,近五万把座椅就开始了它们的“再就业生活”,你家公园可能就有把“名人椅”。这事儿最妙的是,这些见过大场面的椅子,现在谁都能坐。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瞅瞅,现在说不定楼下公园里就有一把。紫竹院公园、玉渊潭公园、陶然亭公园……这些老百姓常去的公园里,都来了“新客人”。逛公园的大爷说:“这椅子坐着挺舒服,关键是想着它参加过这么大活动,感觉自己也跟着光荣了一把。”学校里的孩子们更开心。9000多把椅子分配到了各个学校,有的放在礼堂,有的放在操场。

精打细算的持家之道

好东西不浪费,换个地方继续用,这叫智慧。想想也是,这么多椅子要是用一次就扔了,多可惜啊,而且现在大部分公园的共享椅子都可能破损和老旧了。现在倒好,“以旧换新”,这里分分,那里送送,大家都沾光,大家都享用。国家这么大,能这样精打细算,是咱们的福气。

小椅子的大道理

往大了说,是一种共享经济。共享的是国家记忆和公共资源。往小了说,“坐过阅兵式的椅子”,这牛在大家伙在朋友圈里炫一阵子了。这些椅子大家分着用。不分你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不分是在重要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的公园里,都能享受到同样的资源。最重要的是,这些椅子让我们感受到:国家的大事小事,最终都是为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服务。再盛大的活动,再重要的场合,最后都要落到让老百姓过得更好这个点上。

也许这些椅子自己都不知道,它们正在完成一个美丽的循环:从国家盛典的见证者,变成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参与者。这把小小的椅子,坐着挺舒服,想着挺暖心。它不说话,却默默地讲述着一个道理:真正的好东西,就应该让大家都享受到。(刘杰平)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安艳鸽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