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巨浪吞噬生命,他带着满身伤痕从死神手中夺回一个父亲,也唤醒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记忆。额头上缝着15针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59岁的王玉平对着镜头露出宽慰的笑容:“身体无大碍,请大家放心!”2025年10月20日的这则抖音视频,让无数牵挂他的网友终于松了口气。三天前,在连云港连岛8级风浪中,这位普通的冬泳爱好者完成了一场不普通的生命救援。
10月18日的连岛海域,风急浪高。8级大风卷起的巨浪一次次拍打着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渔民李龙在作业时不慎被浪卷入海中,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正在附近的王玉平目睹了这惊险一幕。没有片刻犹豫,59岁的他纵身跃入怒海,向着落水者游去。海浪像一堵堵移动的墙,不断撞击着他的身体。就在即将触碰到落水者时,一个巨浪将两人狠狠拍向礁石。王玉平的额头瞬间被划开一道5厘米长的伤口,鲜血顿时染红了周围的海水。“那时候就一个念头,一定要把他救上去。”事后躺在病床上,王玉平的语气依然坚定。
当王玉平终于将李龙托举上岸时,两人都已精疲力尽。浑身湿透的李龙跪在沙滩上,紧紧握住救命恩人的手,哽咽着说出那句感动无数人的话:“他让我的儿女多了一个父亲。”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家庭最深的恐惧与最终的庆幸。在场的其他人无不为之动容,而此时,王玉平额头的伤口仍在流血,全身多处擦伤也开始作痛。但他只是简单擦拭了脸上的血迹,直到确认李龙安然无恙,才在众人的催促下前往医院治疗。15针的缝合手术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医生表示,如果再晚一些就医,失血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这只是本能反应,看到有人落水,怎么能不救?”面对媒体的采访,王玉平反复强调这一点。作为有着多年经验的冬泳爱好者,他深知当天海况的危险性,但“那个时候,根本来不及多想”。王玉平所在的冬泳队队友透露,他平时就是个热心肠,经常帮助队友和其他泳客。这次跳海救人,虽然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他就是那种见不得别人有困难的人。”一位队友这样评价王玉平。在这个物质丰盛的时代,王玉平用最直接的方式诠释了“人溺己溺”的古训。
王玉平的英勇事迹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10月19日,当地政府启动见义勇为认定程序,并为其颁发奖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王玉平的行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值得全社会学习。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相继报道了这一事件,称赞其“以凡人之躯行英雄之举”。报道引发网友热议,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千万。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项目决定奖励王玉平1万元,并在颁奖词中写道:“狂风巨浪中,他毫不犹豫地一跃,挽救了一个家庭。额头的伤疤,是英雄的勋章。”
59岁的王玉平,用他在海浪中的英勇一跃,为这个时代留下了关于勇气与担当的最佳注脚。
他的行为让人们看到,英雄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偶像,他们可能就是身边那个平凡的父亲、丈夫或朋友。在危急关头,他们身上迸发出的人性光辉,足以照亮整个世界。连云港当地一位市民在得知王玉平的事迹后感慨:“在这个偶尔让人感到冷漠的世界,总有一些人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善良和勇敢从未缺席。”王玉平的事迹也引发了公众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讨论。许多人表示,应当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让英雄们流血不流泪,让善行义举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
英雄不必身披金甲,他只是平凡生活中那个选择挺身而出的普通人。王玉平用他在海浪中的纵身一跃,托起了一个生命,也托起了社会对善良与勇气的信仰。当被问及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会如何选择时,这位59岁的汉子依然坚定:“还会下去救,这是做人的本分。”(浙江财经大学 张俪献)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