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没出息》爆火,两岸青年如何用文化基因破防?

2025年10月22日20:15

来源:大河网

近日,大陆音乐人以台湾民进党籍民意代表王世坚以往视频为素材创作的歌曲《没出息》,在两岸爆火,街头巷尾的洗脑旋律、短视频平台的二创作品,让这首看似“玩票”的歌曲成了观察两岸年轻一代交流生态的绝佳窗口。它的爆火不只是偶然的网络狂欢,更藏着两岸青年打破隔阂的对话新方式,以及深埋血脉的文化共鸣。

两岸青年早已用网络重构交流语言体系,《没出息》的爆火正是这种新方式的生动注脚。不同于官方话语的严肃,年轻人擅长用解构与拼贴消解隔阂。王世坚质询时“从从容容、游刃有余”与“匆匆忙忙、连滚带爬”的成语排比,本是尖锐的政治批评,却被创作者转化为全民可代入的生活独白。大陆网友改出“赶方案版”调侃加班,台湾网友用闽南语翻唱诉说职场辛酸,二创互动里没有争论,只有心照不宣的欢笑。这种“以趣为媒”的对话比说教更能拉近距离,就像此前两岸网友玩“周杰伦歌词接龙”、分享“台湾夜市打卡”,轻松间消散了陌生感。政治人物话语被解构成生活片段,对立话题成了调侃素材,两岸青年在笑声里找到自然的交流入口。

文化基因的共通,让《没出息》有了跨越海峡的感染力。王世坚随口说出的“游刃有余”“连滚带爬”,是两岸青年从小熟知的词语。“游刃有余”源自《庄子》,千年来代表着做事从容;“没出息”是家庭常用口语,藏着相似的成长记忆。这种语言默契让歌曲无需多解释,就能引发情感共鸣。台北年轻人听“连滚带爬”想起赶捷运的慌张,大陆学生听“没出息”联想到考试失利的自嘲。台湾艺人邰智源在颁奖典礼上模仿这首歌,台下两岸观众同时爆笑,这份无需翻译的共鸣,正是文化血脉相连的证明。就像两岸都爱邓丽君的歌、金庸的武侠,共同文化根脉总在不经意间牵起情感,歌曲里的词汇与情感跨越政治界限,成了共同文化记忆,这样的共鸣深入骨髓,无法割裂。

更重要的是,这种民间文化互动正重塑两岸青年的共同认知。《没出息》二创里,政治符号被淡化,换成对生活压力的集体调侃。台湾网友留言“原来大陆年轻人也为生活‘连滚带爬’”,大陆网友回复“台湾夜市和这首歌一样上头”。这些互动里,两岸青年不再是隔海相望的“陌生人”,而是有相似烦恼的“同路人”。他们借歌曲交流感悟,凭二创分享文化,慢慢打破认知偏差。就像台湾KTV里大陆歌增多、大陆平台上台湾综艺受欢迎,文化双向流动是彼此接纳融合。这种自下而上的实践比官方交流更触人心,只因扎根生活、生于真诚。两岸青年关注彼此的小确幸,理解彼此的奋斗,距离也自然拉近。

《没出息》热潮终会褪去,但启示不会消失。两岸青年已找到自己的交流方式:用创意消弭隔膜,用文化搭建桥梁,在共同喜怒哀乐里确认联结。旋律响起时,跨越海峡的笑声与共鸣证明,血浓于水的情感从不会被阻隔,这种民间力量是两岸关系最坚实的底色。它提醒我们,无论政治局势如何变,两岸青年基于文化共鸣的交流始终有强大生命力,这股力量会为两岸未来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动力。(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忠德)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