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饭与“土味戏”,藏在烟火里的养老答案

2025年10月24日13:30

来源:大河网

近日,西安蓝田县三官庙镇里峪湾村“2元午餐”在网络上刷屏,村支书强强(庞富强)驾驶着红色电动三轮车,每天准时穿梭在秦岭余脉的村道上,用一声“晌午饭来了,取碗”的吆喝,温暖了六七十位留守老人的心。

他用保温箱装热饭,以2元钱收餐费,旗花面、麻食等家常饭菜换着花样做,送饭时的几句闲聊更藏着牵挂。这2元钱的定价颇有讲究,既非免费施舍伤了老人体面,又能让他们心安理得享受关怀,这种质朴贴心的方式带来强烈触动。没有豪华宴席,没有复杂流程,这位奔波的“送餐书记”,把老人吃饭难的窘迫、独居的冷清,变成了心坎里的踏实与温暖。

无独有偶,安徽阜阳阜南县乡村田野间的“夕阳红”剧组同样用“土味”温暖人心。没有专业设备,却能以粪勺当兵器迸发巧思,用简单的表演驱散老人们的孤单。西安的2元饭管饱,安徽的“土味戏”解闷,两者看似微小,却靠“接地气”的实在,精准戳中老人生活痛点,将其转化为满是烟火气的幸福。

武汉的实践,早已印证这份温暖逻辑。中华路街的幸福食堂,用“三菜一汤”解决独居老人吃饭难;新洲陶咀村的互助中心里,老人们下棋聊天、视频见亲人,把“数日子过”变成“找乐子活”。这些场景与强强书记的送饭车、安徽的“夕阳红”剧组遥相呼应,养老从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工程,守住“吃得上热饭、聊得上家常”的底线,就是最实在的民生。

如果说强强书记的饭管好了“肚子”,“夕阳红”剧组则点亮了“眼睛”。留守老人的需求从来是双重的,既要衣食无忧的安稳,更要被需要、有盼头的鲜活。前者是生存的基础,后者是生活的温度,二者缺一不可。

当下乡村,太多老人守着空屋,对着手机等子女消息;太多村落静得只剩风声,丢了烟火气。但强强书记的三轮车、武汉的幸福食堂、阜阳的剧组证明,解决问题的钥匙,就藏在“把老人当自家长辈”的同理心里。

为民无小事,养老无难事。当更多人愿意弯下腰,把热饭送到门口、把欢笑带进院里,当政策能接住这些“微小的善举”,乡村终将成为老人们安享晚年的幸福家园。毕竟,让每个老人眼里有光、碗里有热饭,本就是最该被看见的大事。(韦巧云)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安艳鸽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