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操场变“练兵场”:重新定义安全教育的边界

2025年10月27日13:17

来源:大河网

近日,河南商丘一所幼儿园将操场改造成“练兵场”的新闻视频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视频中,孩子们每天进行1小时的体能训练,完成跳马、障碍跑等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不仅身体素质显著增强,更在挑战中收获了成就感,培养了心理韧性。看着视频中活力四射、跑跑跳跳的孩子们,网友们纷纷感叹:“少年强则国强!”这一创新模式也引发了我们对“安全教育”的深刻思考——真正的安全教育,绝非将孩子们隔绝于危险之外,而是通过科学的训练,培养他们应对风险的能力。

通过系统的体能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家长和老师们反映,孩子们吃饭多了,抵抗力增强了,生病的次数也明显减少。更有甚者,他们的运动协调能力大幅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体现在心理上。孩子们在挑战中学会了坚持,在失败中学会了重新站起,这种精神层面的成长,远比单纯的身体健康更为珍贵。同时,在行为上,孩子们的注意力提升了,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也减少了。真正让孩子们从“温室花朵”开始蜕变,能够经受更多的风雨。

然而,当前许多家庭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仍停留在“绝对安全”的层面。由于独生子女居多,家长们往往将孩子视为“眼珠子”,过分追求零风险。在学校里,孩子若擦破点皮、轻轻磕碰一下,家长便会找老师“上纲上线”,这种过度保护的心态,不仅限制了孩子的成长空间,也让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畏手畏脚,不敢过多引导。由此可见,河南商丘幼儿园的这一创新模式是需要巨大勇气的。

“温室花朵”式的教育模式,实际上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束缚。真正的安全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在可控的风险中学会自我保护。河南商丘幼儿园的“练兵场”模式,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可并支持这种安全教育模式,这不仅体现了家长对教育理念的更新,也反映了社会对安全教育的重新认识。真正的安全教育,不是将孩子隔绝于危险之外,而是通过科学的训练,让他们在面对风险时能够学会自我保护,培养出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操场变“练兵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定义安全教育的契机,这不仅是对传统安全教育模式的一次创新,更是对“少年强则国强”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贯彻安全教育,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学校提供安全的场地,老师经过专业训练,家长理解并支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更加安全、更加美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够应对未来挑战的下一代,让“少年强则国强”的理念照进现实。(浙江财经大学 王芊潞)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