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从“空嫂”招聘看中国职场生态重构

2025年10月28日13:59

来源:大河网

近日,春秋航空面向已婚已育女性开放客舱乘务员岗位,引发关注。从“空姐”到“空嫂”,看似一字之差,却打破了空乘职业的年龄枷锁。从国家公务员考试年龄上限放宽至38岁,到事业单位招考“35岁以下”的硬性要求逐渐消失……2025年的中国职场,正以打破既往年龄要求为突破口,掀起一场重构就业生态的深刻变革。

这场变革不仅关乎个体职业命运,更与“十五五”规划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战略目标深度契合,标志着中国就业市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

破除年龄壁垒,回归能力本位。人们将传统航空业的空乘岗位视为“青春饭”,18-25岁的年龄限制几乎成为行业潜规则,部分航空公司虽放宽至28-32岁,但仍将中年群体排除在外。这种“青春崇拜”背后是用人单位对体力、外貌的过度关注,却忽视了服务行业最核心的要素——经验与温度。春秋航空此次招聘明确提出“已婚已育者优先”,正是看中了这一群体在家庭生活中磨砺出的亲和力与应变能力。面对儿童旅客、老年旅客占比持续上升的趋势,40岁“空嫂”处理突发状况、协调家庭旅客需求的能力,远非年轻乘务员可比。国家公务员局在“十五五”规划解读中明确提出:“要适应人口结构变化,构建与延迟退休政策相衔接的就业体系。”四川、江苏等地事业单位将本科招聘年龄放宽至38岁,更印证了这种转变的广泛性——从中央到地方,从国企到事业单位,一场以“能力本位”替代“年龄门槛”的改革正在全面铺开。

重构职业价值,激活人力资源。春秋航空的“空嫂”计划并非简单的年龄放宽,而是对人力资源价值的重新挖掘。传统职场为已婚已育女性贴上“成本高、稳定性差”标签,但春秋航空看到了她们的独特优势:她们更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更能在服务场景中传递温暖与信任。这种错位竞争,既解决了西部航线扩张带来的人才缺口,又为中年女性提供了职业转型的跳板。公务员招考年龄放宽同样蕴含着类似逻辑。当38岁的考生带着十年职场经验走进考场,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储备,更是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上海、浙江等地将优秀村(社区)书记、工青妇专职干部的报考年龄放宽至40岁,正是看中了基层工作者在群众工作、矛盾调解中的独特价值。这种“经验折现”机制,与“十五五”规划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要求高度契合——通过延长职业生命周期,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让“人尽其才”从口号变为现实。

改变社会观念,引导文化嬗变。春秋航空招聘公告下网友们的评论,反映出公众对年龄歧视的集体反思。2025年10月,全国人大代表在议案中明确提出“纠正就业领域年龄歧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平等就业权”的条款被反复引用,法律与舆论共同构建起反年龄歧视的防护网。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年龄放宽正在重塑职场文化——当38岁的公务员与25岁的同事并肩工作,当40岁的“空嫂”与年轻乘务员共同服务旅客,职场代际冲突被转化为经验传承的契机。“十五五”规划中“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的部署,为这场文化嬗变提供了政策保障。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对大龄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帮扶”,春秋航空招聘中增设的“家庭与职业平衡”“中年心理调适”课程,正是对这一要求的实践回应。这种人性化的制度设计,不仅缓解了中年群体的就业焦虑,更传递出一种包容多元的职场价值观——年龄从来不是能力的标尺,经验与智慧才是职场最珍贵的资本。

当“中年危机”转化为“职场春天”,当“青春饭”变成“长青饭”,这不仅是个体的幸运,更是一个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十五五”规划的指引下,中国就业市场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每一个奋斗者,让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因为真正的进步,永远始于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与赋能。(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万代红)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