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重阳韵,今朝敬老行

2025年10月28日14:00

来源:大河网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将如期而至。这个因《易经》“九为阳数”而得名的传统节日,从战国时期一路走来,历经唐代定名、历朝沿袭,在2006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被明确为法定老年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千年情怀。在这个充满温情的节日里,文化传承的厚度、社会关爱的温度与铁路服务的精度相互交融,共同勾勒出新时代敬老爱老的美好图景。

以节日为媒,筑牢尊老敬老精神根基。重阳节的核心价值在于“尊老敬老”,而文化传承是延续的关键价值。如今,各地以重阳节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的地方举办“重阳诗会”,以诗词歌赋赞美敬老美德;有的组织“非遗敬老行”,让老年人体验剪纸、刺绣等传统技艺;还有的开展“代际互动”活动,让年轻人向长辈学习传统礼仪,长辈向晚辈了解现代生活。这些活动不仅让重阳节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更让尊老敬老的理念深入人心。其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文化活动的浸润,让敬老从一种节日习俗,转化为全民的精神追求和行为自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让传统文化在代际传递中不断焕发生机。

以多元举措,满足银发群体多元需求。面对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社会各界纷纷行动,构建起全方位的关爱体系。在生活保障方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助餐、助医、助洁等服务,解决老年人生活难题;在健康关怀方面,医院开展免费体检、健康讲座,普及养老保健知识;在精神慰藉方面,志愿者定期上门陪伴老人聊天、读书,缓解孤独感。此外,“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让适老化产品不断涌现,从智能拐杖、助行器到适老手机、智能家居,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这些举措的意义在于,打破了传统养老模式的局限,从物质保障到精神关怀,从产品供给到服务升级,为老年人提供了全链条、多元化的支持,让“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目标逐步实现。

以适老服务,搭建银发出行幸福通道。作为连接千家万户的交通纽带,铁路部门始终将尊老敬老融入服务细节,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12306“敬老版”App上线以来,以简洁界面、大字体设计服务超1223万人次,让老年人轻松购票;年满60岁旅客购买卧铺票自动优先配售下铺,65岁以上老人可预约专区候车、引导帮扶等重点服务,让出行更安心;15倍积分累积政策降低出行成本,银发专列以“交通+旅游+康养”模式,让老年人在旅途中饱览山河、享受生活。铁路的适老化服务,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出行的“急难愁盼”,更搭建起亲情沟通、文化体验的桥梁。其意义在于,铁路以行业担当回应社会需求,将钢铁轨道转化为传递温情的纽带,让老年人的出行之路更顺畅、更温暖,同时也为全社会敬老爱老树立了榜样,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敬老格局。

从文化传承凝聚精神力量,到社会关爱提供多元保障,再到铁路担当畅通出行通道,新时代的敬老实践正朝着更全面、更深入、更贴心的方向发展。重阳节的千年传承,不仅是民俗的延续,更是文明的接力。当每一个社会角落都充满对老年人的尊重与关爱,当每一项服务都彰显对老年人的贴心与包容,我们必将构建起一个更加老龄化友好型社会,让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李强)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