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课堂节拍响,童心被点亮

2025年10月28日20:56

来源:大河网

“2305班!到!”随着湖南省宁乡市清水湖实验小学音乐教师尹碧文的节拍指令,教室里响起整齐嘹亮的回应,指尖敲击电子琴的律动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成最动人的教育旋律。这位24岁教师的音乐课走红抖音,收获560多万点赞,更引发数万大学生合拍互动,背后折射的正是年轻教师对于教育创新的探索。

传统课堂上,音乐常被当作“副科”敷衍了事,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导致不少孩子对音乐的热爱被消磨殆尽。而尹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主动创编歌词、争当“小主播”,专注力与创造力被同时激活。这种反差恰如《人民日报》所言:“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唤醒”,尹老师用动感节拍唤醒的,正是孩子们心底对美的渴望。

有人将这种创新斥为“娱乐化教学”,质疑其偏离音乐教育本质。实则不然。尹老师的课堂从不是无底线的迎合:他以鼓点替代伴奏构建节奏框架,用即兴创编歌词渗透乐理知识,让学生在“嘿!哈!”的互动中感知韵律美学。尹老师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起兴趣桥梁,使音乐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唱”。正如宁乡云起实验小学的乡土管乐队,从“不知管乐为何物”到合奏《茉莉花》,兴趣启蒙从来都是艺术教育的第一步。

尹老师的探索绝非孤例,而是新时代教育生态变革的缩影。宁乡市推行的“五个一”工程,倡导培养学生艺术爱好与运动技能,尹老师的课堂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尹老师课堂模式的走红,也恰恰印证了:当教育者放下“权威者”身段,站在孩子的视角设计教学,课堂便会焕发蓬勃生机。大学生群体的合拍热潮更印证了这种教育的穿透力——他们在节拍中弥补童年缺憾,实则是对单向灌输式教育的无声反思。

热度之下,尹老师的冷静更显可贵:“这份关注是鞭策,要让孩子真正爱上音乐”。这提醒我们,教育创新不必追求噱头,真诚与专业才是核心密码。当更多教师能像尹老师这样,把初心融入教学细节,用创新搭建沟通桥梁,素质教育的种子必将在更多心灵中生根发芽。(山东大学 张含思齐)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