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工业文旅的破圈之路

2025年10月30日19:07

来源:大河网

当温州矾矿的矿硐小火车载着游客穿越百年矿业遗址,当老板电器的AI“食神” 为访客定制烹饪方案,曾经“谢绝参观”的工厂,如今正成为文旅市场的香饽饽。这种从小众体验到大众选择的转变,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创新的深层密码。

游客需求的迭代升级是工业旅游走红的核心驱动力。在体验式旅游蔚然成风的当下,人们早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转而追求“深度参与”。浙江矾矿让游客头戴安全帽体验模拟开采,鱼跃酿造开放酱胚制作互动,这种对工业流程的沉浸式探索,精准契合了公众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更关键的是,工业旅游搭建起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桥梁——螺霸王通过开放生产车间消解食品安全顾虑,青岛啤酒用AR剧场讲述品牌历史,都让产品在体验中获得温度与信任。

供给侧的创意革新让工厂“好玩起来”。浙江探索的三类工业旅游模式颇具代表性:矾矿遗址活化工业遗产,老板电器展现智造魅力,会稽山博物馆传承非遗技艺,覆盖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全谱系资源。全国范围内,淮北老电厂用21米机械夔牛演绎神话,长沙油脂厂在油罐群中植入艺术商店,这些创新打破了“工厂=枯燥”的刻板印象。科技赋能更让体验升级,AI大模型、全息投影等技术的应用,让工业知识变得生动可感,也让老厂房焕发新活力。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加持筑牢了发展根基。浙江启动工业旅游基地分级标准制订,广东实施工业遗产动态管理,国家层面已认定122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政策引导让产业发展有章可循。市场规律则倒逼企业创新,青岛啤酒博物馆年入2亿元,矾矿小火车项目年收入超300万元,这些数据证明“开门迎客”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形成“品牌传播+经济增收”的良性循环。

从酱缸飘香到机械轰鸣,工业旅游的兴起不仅开拓了文旅新赛道,更实现了工业遗产的价值重生。当闲置厂房变身网红地标,当生产流程成为教育课堂,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3000亿级市场的崛起,更是产业转型中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生动平衡。只要持续深耕“体验感”与“独特性”,工厂里的故事还能更精彩。(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李汶勋)

责编:孙华峰   编辑:任昱炎  审核 :莫韶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