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1179个日夜的坚守诠释了何为“亲情无价”

2025年10月30日19:07

来源:大河网

据报道,湖北95后小伙郭求生辞职照顾车祸后瘫痪的母亲三年多,不仅练出一身力气稳稳抱起母亲,还改造房车准备带她看遍南方暖阳。这位曾月入过万的木匠,用1179个日夜的坚守诠释了何为“亲情无价”——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弯下腰时绷紧的肌肉,是推轮椅时磨破的鞋底,更是把“以后”活成“现在”的勇气。

世人常叹“子欲养而亲不待”,郭求生却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孝顺,是在风暴来临时筑起堤坝,而非在废墟上空悲鸣。当同龄人在职场拼搏或享受青春时,他选择成为母亲的“双脚”与“双手”。那些被网友点赞的娴熟动作——抱起120斤的母亲、调整轮椅坡道、改装护理床——背后是日复一日的笨拙练习与肌肉记忆。正如他自己所言:“现在不陪着她,以后就没机会了。”这句话朴素如粗茶,却比任何心灵鸡汤都更具穿透力:亲情从不是计算投入产出的生意,而是容不得“等有空再说”的奢侈品。

更动人的是,这位小伙并未困于苦难的泥沼。他健身增肌是为了更好地托举母亲,改造房车是将“诗与远方”从奢望变为计划。当他在灶台边备饭的火光映亮脸庞时,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牺牲自我的悲情孝子,而是一个在责任中生长出力量的年轻人。他用木匠手艺改装房车,用自媒体尝试自力更生,甚至安慰母亲“有你就有家”——这种在苦难中依然保持的乐观与创造力,恰是对生命最深刻的致敬。

有人计算过,郭求生放弃的收入足以请专业护工,但他深知机器替代不了体温,金钱买不来拥抱。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许多人将“孝顺”简化为节日转账或保健品礼盒,却忘了瘫痪的母亲更需要有人为她擦去嘴角的饭粒,听她含混地讲一句“今天太阳好”。郭求生的选择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当下亲情关系的某种稀缺品: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我在”的恒常陪伴。

房车即将启程,轮椅上的母亲笑容灿烂。这趟旅程或许没有终点,因为真正的远方,从来不是地图上的坐标,而是两颗心紧紧依偎的温度。郭求生用行动告诉我们:孝心的重量,不在言辞的华丽,而在你能否在母亲需要的时刻,成为她触手可及的依靠;爱意的深度,不在未来的承诺,而在当下每一次稳稳地托举。(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王志高)

责编:孙华峰   编辑:任昱炎  审核 :莫韶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