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论文飘香大地:青春在泥土中绽放光芒

2025年11月03日16:07

来源:大河网

前不久,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的新闻引发热议。报道中,研究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支持农户种植改良柑桔,实现了“学以致用、用中养学”的良性循环。他们书写的“论文”不仅味道越来越好,赢得了广泛喝彩,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该如何看待知识的力量与价值?

传承务实精神,在泥土中沉淀青春。务实精神首先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代变迁,环境更迭,我们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但求真务实的态度始终是穿越迷雾的灯塔。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这种精神永不过时。柑桔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学问不仅存在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间,更绽放在田垄间沾满泥土的运动鞋上。那一身土、两脚泥,正是他们务实精神最动人的注脚。务实精神更彰显着深厚的为民情怀。这种脚踏实地的作风,重新定义了价值的坐标——知识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期刊的影响因子,更体现在大地上的丰收果实。当科研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知识便拥有了最温暖的温度。

促进科研转化,在实践中检验真知。科研成果的转化,精准对接需求是前提。走出象牙塔,深入现实场域,才能真正听懂群众的呼声,把握产业的脉搏。柑桔研究所的成功在于,他们不是坐在书斋里闭门造车,而是真正了解农民需要什么、产业缺少什么,让科研课题扎根于现实土壤,避免了纸上谈兵的尴尬。科研成果的转化,有效落地是目的。知识只有走出论文,跳过复杂的中间环节,才能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将讲稿挂在枝头,技术浇在地头——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让科技成果不再沉睡在档案室,而是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当从柑桔研究所的故事中获得启迪。我们的学习不应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们的研究不应只是为了发表论文。让知识回归人间,让学术滋养生活——这应是我们这一代青年最铿锵有力的回答。当我们把个人所学与国家所需、人民所盼紧密相连,青春将在广袤大地上绽放最绚烂的光彩。

柑桔的甘甜,是知识扎根土壤结出的硕果。让我们以务实为笔,以实践为墨,在祖国大地上写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精彩篇章——那里有泥土的芬芳,有奋斗的足迹,更有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无悔青春。(云大旅院 田世初)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刘杨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