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物美价廉才能“榴”住顾客

2025年11月06日09:09

来源:大河网

近日,榴莲价格大幅下跌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从东南亚进口榴莲到国产品种试种成功,市场上“百元三个”的促销标语已不鲜见。这股降价潮让众多爱好者欣喜,但市场的急剧变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价格走低的同时,品质参差不齐、以次充好等现象开始浮现。

价格下跌的背后,是供应格局的深刻变化。东南亚主要榴莲产地的产量持续攀升,国内海南、云南等地的规模化种植也初见成效。与此同时,跨境运输效率的提升进一步降低了流通成本。多重因素作用下,曾经高高在上的“水果之王”正逐渐走向寻常百姓家。

然而,市场的热情往往伴随着盲目。随着价格持续走低,部分商家开始寻求“降低成本”的捷径。未成熟提前采摘的榴莲、在运输中受损后经过处理的次品,甚至是直播间里的货不对板、虚假宣传等现象时有发生。有消费者反映,在网上购买的“金枕榴莲”到货后却是劣质产品;标榜“榴莲肉”的月饼,实际榴莲含量不足3%。这些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在侵蚀整个行业的信誉。

这种现象不禁让人联想起“阳光玫瑰”葡萄的遭遇。这种曾经每斤售价百元的高端水果,因各地盲目扩种、品质参差不齐,如今价格已跌至每斤不足10元,随之而来的是口碑下降、市场萎缩。当市场上劣质产品大行其道,优质产品反而难以立足,这就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归根结底,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在对品质的坚守上。

面对当前榴莲市场的复杂局面,消费者需要保持清醒。价格固然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绝不是唯一标准。消费者应在正规平台下单,注意查看商家营业执照信息,避免通过不正规的小程序或链接支付。同时,学会辨别榴莲的成熟度、了解不同品种的特点,这些都比单纯追逐低价更为重要。保持理性的消费态度,才更有利于消费者们挑选到物美价廉的榴莲。

从长远看,一个健康的市场应该实现真正的“榴莲自由”,不是指价格的无限下跌,而是指消费者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品质有保障的产品。这需要种植者、经销商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种植者需要守住品质底线,经销商应当诚信经营,监管部门则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榴莲市场的这场价格调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整个行业的一次考验。只有在价格下行的周期中依然坚守品质,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毕竟,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能依靠低价竞争,而是要靠产品本身的魅力。对于真心喜爱榴莲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期待的从来不只是价格的下调,更是能够放心品尝的优质产品。

当榴莲从奢侈品变成日常水果之际,我们更需警惕市场过热带来的隐患。唯有建立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才能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榴莲自由”的滋味。脱离产业规律的反常狂欢,只不过是市场昙花一现的泡影而已。(浙江财经大学 王作行)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刘杨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