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十二载峰会同行,续写安全普惠数智未来

2025年11月06日11:39

来源:大河网

江南枫叶正红,乌镇再启盛会。当全球目光再度聚焦于这座千年古镇,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11月6日如约而至,全球互联网行业又将进入“乌镇时间”,这个千年古镇再次成为全球数字发展的思想高地。本次峰会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为主题,恰逢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更显意义非凡。既是回望初心的里程碑,更是引领开放合作、续写安全普惠数智未来新起点。

当前,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世界,重塑从医疗、教育到金融、农业等各行各业。有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50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这不仅是量的增长,更是质的飞跃。从移动支付到智慧城市,从在线教育到远程医疗,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14亿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数字中国建设的壮阔图景,正是全球数字化进程的生动缩影。

青瓦枕水,橹声依旧。开放合作是数字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自2014年起,乌镇便在千年水乡韵致里,续写着数字时代新篇。十年理念深耕,十二载峰会同行。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在自我封闭中实现数字领先。中国始终秉持开放态度,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截至目前,中国已与20多个国家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与全球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这种开放姿态,正是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今年乌镇峰会不仅有主论坛与24场分论坛,更有《全球人工智能标准发展报告》等多项重磅成果发布。峰会增设濮院时尚古镇新场地,从数字经济到文化遗产数字化,从人工智能赋能科研到青年与数字未来,议题的拓展正是开放边界的延伸。正如“六小龙乌镇对话”所传递的,只有打破技术壁垒、拆除数据藩篱,才能让创新成果更快惠及全球。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数字浪潮奔涌向前,安全风险也随之而来,没有安全的底座,数智未来便无从谈起。我国早已给出破题思路,从数据安全法筑牢底线,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范,再到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纳入AI监管内容,一套“发展—安全—治理”同向发力的制度体系已然成型。本次峰会专门聚焦数据治理、人工智能安全等议题,发布领先科技奖与精品案例,正是要凝聚全球共识:安全不是封闭的借口,而是通过协同治理实现的可控状态。医疗AI凭全生命周期监管获批81款三类证,城市大脑在合规框架内提升治理效率,这些实践都证明,安全与发展可以良性共生。

普惠是技术的终极价值,更是数智未来的底色。数字技术不应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应成为普惠大众的公共产品。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占GDP比重接近55%,5G基站超300万个,这些成就的落脚点,是智慧交通让出行更顺畅,是数字政务让服务更贴心,是远程医疗让健康更可及。青年是数字未来的主角。峰会特别设置青年与数字未来议题,开展全球青年领军者计划,正是看到了技术普惠的关键在人才、在下一代,彰显远见。中国的青年与数字未来论坛,将为全球青年提供交流思想、共创未来的平台。从浙江的人工智能实践发展到“直通乌镇”大赛的六大赛道,从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到AI赋能科学研究,技术的温度正在于让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发展的暖意。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是数字时代的“本”与“道”。十年来,我们见证了理念从中国倡议成为国际共识,从纸面文件变为实践成果。今天的乌镇,既有“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的硬核科技,也有理论研讨会的思想沉淀;既有企业领军者的巅峰对话,也有青年人才的活力迸发。这生动的场景昭示着:开放合作的广度决定发展的空间,安全可控的强度决定发展的质量,普惠共享的深度决定发展的价值。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水乡乌镇,见证数字文明的新出发。乌镇峰会落幕之时,正是全球共赴数智之约的新起点。只要我们秉持开放之心、筑牢安全之基、坚守普惠之道,就一定能让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数智浪潮真正造福全人类,在时代画卷上续写更加精彩的篇章。(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邓随新)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刘杨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