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贴心关怀,实则是精心布下的陷阱。“保姆式”围猎最擅长用温情包裹算计,以看似无微不至的“服务”消解警惕,让权力在“被照顾”的舒适区里逐渐失守,这在近年反腐案例中已成典型套路。据报道,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原党组书记王合清的堕落便是鲜活注脚,商人张勇为攀附他,精准记下其衣物尺码换季送衣、租公寓打造专属麻将室、按口味定制餐食,用全方位贴靠织就利益网,最终让他在三年间为对方承揽7个项目,收受财物超2100万元。

这类围猎从不急功近利,而是以感情为饵“放长线钓大鱼”。比起直接的钱物输送,“缺什么补什么”的精准服务,更易让干部误将围猎者当“知己”,在依赖感中模糊公与私的边界,等回过神时,早已沦为权力寻租的工具,所谓“情深义重”不过是利益交换的遮羞布。 抵御这类陷阱,核心在于看清“免费服务”的本质代价。领导干部唯有始终牢记公权力姓“公”,主动净化社交圈、生活圈,在看似温情的“关照”前保持清醒,方能守住底线,筑牢抵御围猎的“防腐墙”。(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高姗)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