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别说空乘“土”了,把选择权还给云端的她们

2025年11月11日16:59

来源:大河网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山东航空的空乘穿上了毛衣开衫,并且空乘可以“自己决定穿什么”,同一航班空乘的穿着并不完全相同。对于新制服“很土”的评论,山东航空回应称:“工作服首先就要让穿着它的人感觉到被尊重,被关怀。”

这场围绕“青未了”系列制服的热议,早已超越“好看与否”的表层。近期,从多家国内航空公司的女乘务员换上平底鞋、告别高跟鞋,到山东航空空乘穿上羊毛开衫、不再紧绷套裙,这些看似“很土”的着装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服务业正在摆脱陈旧规则的束缚,回归以人为本的初衷,打破了“视觉至上”的行业惯例,让职业尊严和人文关怀成为新的价值导向。

长久以来,服务行业的着装规范深陷“统一化”与“审美化”的双重桎梏。航空业的高跟鞋、酒店业的紧身制服、零售业的标准裙装,这些看似专业的要求,本质是将从业者异化为标准化的视觉符号。女性空乘被要求脚踩高跟、身着一步裙,在数小时连续站立与频繁走动中强忍不适,静脉曲张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飞机颠簸时扭伤风险更是成倍增加。这种以健康为代价的“形式美”,不过是对劳动者的隐性身体规训,与真正的职业价值毫无关联。

山东航空的制服“松绑”,最可贵的是把选择权还给劳动者。十余种款式自由搭配,裤装与裙装自主选择,背后是对个体差异的尊重与工作实际的考量。北方航线寒冷需要羊毛开衫保暖,频繁弯腰整理行李需要裤装便利,长时间站立需要平底鞋支撑。这些曾被“统一形象”遮蔽的琐碎需求,终于得到正视。多家航司纷纷跟进,春秋航空明确值勤全程穿平底鞋,吉祥航空推出灵活选择机制,民航局更以制度形式明确“机上工作不应穿高跟鞋”,形成行业变革的合力。

这场变革的深层动力,是职业健康权意识的觉醒与社会共识的转变。央视网曾犀利指出,高跟鞋是部分行业施加“凝视”的产物。行业集体意识到,平底鞋关乎安全风险、职业病预防与紧急撤离效率,那种牺牲健康的“美感”便显得苍白无力。数据显示,穿平底鞋执勤的空乘,紧急情况下反应速度提升17%,这也印证了人性化着装设计对专业度的正向提升。公众对“不服美役”的点赞,本质是对不合理潜规则的反叛,是对劳动者主体地位的认同。

所谓“月嫂风”的吐槽,暴露了对职业形象的刻板认知。部分人习惯将专业性与特定着装捆绑,却忘了职业核心是能力而非外表。空乘的专业,体现在紧急疏散时的冷静处置,体现在应对旅客需求时的耐心细致,而非鞋跟高度或裙装款式。服务业摆脱“视觉规训”,回归“以人为本”的本质,既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是行业成熟度的体现。

从高跟鞋到平底鞋,从统一套裙到羊毛开衫,这场微小的着装变革正在重塑服务业价值坐标。它证明真正的专业,从不依赖外在形式的规训,而源于对劳动者的关怀与对工作本质的坚守。这抹云端之上的“青未了”,不仅是一套制服的焕新,更是整个社会对职业价值的重新审视。越来越多行业放下僵化审美,将舒适与尊严还给从业者,服务业必将迎来更具温度与活力的发展,让人文精神在每个职场角落生根发芽。(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忠德)

责编:孙华峰   编辑:任昱炎  审核 :范昭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