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唐诡IP长青密码:内娱影视该学的“诚意经济学”

2025年11月12日11:49

来源:大河网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开播不到四天爱奇艺热度破万,刷新平台首日热度纪录,第五季提前官宣筹备,长短剧联动构建IP宇宙——这部无流量加持的古装探案剧,用四年三部的成绩,成为内娱续作赛道的示范标杆。在流量失灵、爆款难续的行业困局中,唐诡IP的持续破圈绝非偶然,其背后藏着影视创作的本质规律,更给陷入焦虑的行业提供了一份可复制的“破局指南”。

内容为王,是IP长青的核心根基。影视行业的竞争终究是内容的竞争,唐诡的成功首先源于对剧本的死磕。编剧坚持“一案一类型,用完不重复”,从时间线反转的悬疑设定到民俗诡事的新颖题材,每起案件均保持创新张力,避免观众审美疲劳。更难得的是其对历史细节的敬畏:汉女不戴耳饰贴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训,魏城驿的诗句挂牌呼应王维送别诗的历史背景,30斤的真实盔甲还原盛唐将士风貌,这些细节让虚构故事有了历史质感。反观部分行业乱象,剧本仓促拼凑、历史常识硬伤频出,最终只能被市场抛弃。

观众为友,是口碑发酵的关键密码。唐诡的爆火,离不开“把观众当共创伙伴”的清醒认知。观众吐槽第二季诡异感不足,剧组立刻联动《灵魂摆渡》导演强化氛围;网友不满卢凌风配音,第三季果断换回演员原声;老角色刘十八、青红的返场、观众推荐的演员人选,都被剧组认真采纳。这种“听得进建议、改得掉问题”的态度,让作品始终贴合观众期待。相较于部分剧集“闭门造车”,甚至无视观众反馈硬炒话题,唐诡的互动式创作更显可贵。当观众的意见被尊重、期待被满足,自发的“自来水”宣传自然水到渠成。

班底同心,是效率与品质的双重保障。被外界戏称“家族作坊”的唐诡团队,恰恰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郭靖宇导演带领的自家班底演员默契十足,档期协调零阻力,系列得以稳定推进。团队拒绝流量依赖,不搞资源咖占位,演员皆以“贴合角色”为标准。卢凌风的扮演者提前半月魔鬼训练打戏,穿30斤盔甲与群演反复磨合机器走位。这种“拧成一股绳”的创作氛围,让作品质量始终在线。类似地,《山海情》剧组深入宁夏农村体验生活,全体演员用真诚演绎打动观众,证明比起流量堆砌,人心齐、肯深耕的创作力量才是作品的底气。

模式创新,是IP扩容的未来方向。唐诡的野心不止于长剧,更在于构建多元共生的IP生态。第三季播出期间,长剧停更时上线竖屏微剧《长安县尉》《九重楼》,收官后由横屏短剧《唐诡奇谭》无缝接档,既承接主线又补全支线,还拓展了IP的覆盖场景,有效维系了观众黏性。这种长短剧交叉混播的新模式,打破了传统影视的单一形态,让IP在不同传播场景中持续发酵。在短视频崛起的当下,这种创新极具借鉴意义,为影视IP打破“续集魔咒”、实现长期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从初期1%的市占率到如今的“剧王”地位,《唐朝诡事录》的逆袭,本质上是“诚意经济学”的胜利——把钱花在剧本打磨、服化道制作上,而非流量明星片酬;把精力放在倾听观众、打磨细节上,而非营销炒作;把信任交给同心同德的创作班底,而非资本堆砌的阵容。这恰恰戳中了当下影视行业的痛点:当流量泡沫褪去,观众真正买单的,永远是尊重历史、敬畏艺术、珍视观众的好作品。

唐诡IP的成功不是不可复制的奇迹,而是创作规律的必然。希望更多影视从业者能从中汲取经验,摒弃浮躁心态,回归创作本质,用更多有温度、有质感、有创新的作品,回应观众的期待,让影视行业真正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郑州大学 陈丽娜)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范昭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