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联合举办十五运引领粤港澳同心向远

2025年11月12日14:00

来源:大河网

一湾潮起连三地。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9日在广州举行。作为迄今规模最大的一届全运会,粤港澳均派出最大规模代表团参赛。由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莲花交叠旋转而成的会徽“同心”盛放,开幕式上三地同升国旗、同唱国歌,三地运动员代表团同时入场。

这是全运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而“三地”共同举办也是十五运会的最大特征,打破了以往全运会只由一个省份承办的惯例。可以说,这不仅是全运会办赛史上的创新实践,也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实践,还是粤港澳大湾区自信、团结、昂扬的集体亮相,更是中华民族同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生动写照。当然,从中也可以更好地看见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成果和美好未来。

此次“三地”联合承办十五运,是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全运会是展示新时代“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和湾区特色的重要窗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与内地的联系日益紧密。尤其是在中央统筹部署与全力支持下,勾勒出大湾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活力四射、日新月异。而此次联合承办十五运,则无疑是“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在赛场内外的具象化,也是对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来看,为了筹备全运会,粤港澳三地加大了交通、场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升级力度。便捷的交通网络,如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让三地之间的人员往来更加高效,为赛事的顺利举办提供了坚实保障。在珠海开赛的公路自行车赛,比赛路线途经港珠澳大桥,串联起粤港澳三地。这背后是三地在交通规划、建设标准等方面的深度对接与合作,彰显了融合发展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显著成效。而在文化交流方面,如以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大湾区传统体育项目为纽带,强化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也是三地共建人文湾区的生动写照。此外,从经济合作等方面看,本届全运会也可以看到大湾区一体化的发展成果。

此次“三地”联合承办十五运,也是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个新契机。本届全运会的举办,是粤港澳赛事经济协同创新发展的重大契机,有助于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对于彰显“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提升区域国际影响力、服务国家战略等具有深远意义。本届全运会,我们看到的是以体育为纽带,带动了场馆升级,释放了城市活力,助推了制度创新。当然更应该看到的是三地联办带来的不仅是经验,更是未来融合的范式。粤港澳三地在体育领域的协同创新实践不仅能为“体育湾区”建设积累宝贵经验,也定能为大湾区基础设施联通、规则衔接等方面提供宝贵经验,日后也可应用于其他领域,进一步助力推进大湾区制度创新、产业融合、民心相通,从而更好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因此有理由相信,全运会的“长尾效应”将延伸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

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第十五届全运会,是融合发展成果的生动写照,更是大湾区建设迈向新高度的重要契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史上首次由粤港澳共同承办的全运会,也将持续引领三地在奔流不息的时代浪潮中同心向远。(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冯良)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范昭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