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碾过千年石阶,留下的是破损的护栏,更是对公共权益与安全底线的触目惊心的划痕。奇瑞风云X3L在张家界天门山“天梯”的极限测试以一场惊险的溜车事故告终。11月13日凌晨,奇瑞汽车发布致歉声明,将事故归因于测试装置的安全防护绳固定点卸扣意外脱落。这场本可避免的意外,暴露出的却是更深层次的公共安全管理漏洞。
事故现场,风险预估严重不足。这场发生于11月12日中午的测试活动,从策划之初就埋下了隐患。天门山“天梯”垂直落差达150米,999级台阶的坡道从20多度到接近45度,如此陡峭的公共登山步道,本质上不适合作为汽车测试场地。事故直接导致测试车辆溜车撞击护栏,现场停滞两小时之久。这不仅造成景区设施损坏,更迫使景区临时关闭“天梯”,让普通游客的游览路线被迫改变。这已是天门山景区近期面临的第二起汽车测试事件。相比之前的路虎测试,此次奇瑞的测试在安全防护措施上明显存在疏漏,反映出景区在管理标准上的不一致。
景区管理,监管责任严重缺失。事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监管责任的缺失。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称“景区的普通活动无需报备”的说法,暴露出对商业测试活动风险认知的严重不足。将如此高风险的汽车测试归类为“普通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责任逃避。景区管理方为商业活动让路,选择性地忽视了公众的游览权益和安全保障。对比两次测试活动的管理,明显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同样是高风险汽车测试,景区在安全预案、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上未能建立并执行统一标准,这种管理上的随意性直接导致了安全隐患。
公共资源,商业利益的牺牲品。公共景区姓“公”不姓“商”,这是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将全民共享的景区资源变为企业营销的秀场,本质上是对公共利益的侵占。此次测试活动导致“天梯”临时关闭,游客不得不改变行程。更严重的是,测试活动对世界地质公园的岩溶地貌和砂岩峰林构成潜在威胁,这些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一旦受损,将造成永久性损失。景区管理方在商业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权衡中出现了严重偏差。为短期商业利益而牺牲游客权益和环境安全,这种做法与公共景区的宗旨背道而驰。
行业反思,营销创意的安全边界。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营销手段不断创新本无可厚非,但任何营销活动都必须以安全保障为前提。近年来,各种“极限测试”频频出现在各类景区,追求视觉冲击的同时却忽略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奇瑞在致歉声明中承认“对潜在风险的预估不足”,这恰恰反映了当前汽车营销中普遍存在的侥幸心理。把公共安全寄托于运气而非系统的安全保障,这种思维模式需要彻底改变。真正的品牌价值建立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而非惊险刺激的营销噱头。企业应当认识到,任何忽视安全的营销,最终都会对品牌形象造成致命伤害。
监管升级,筑牢公共安全防线。此次事件充分暴露了监管层面的空白。职能部门必须尽快完善相关监管细则,明确界定公共景区内商业活动的边界。首先,要严格区分普通活动与高风险商业测试,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对于汽车测试这类高风险活动,必须实行严格的审批备案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主体。其次,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因管理疏忽导致安全事故的景区和企业实行双重问责。通过提高违法成本,倒逼各方切实履行安全责任。
天梯依然矗立,护栏可以修复,但公共景区管理意识的缺口、监管制度的漏洞,以及企业对安全责任的漠视,这些深层次问题的修补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决心。公共资源的保护不能依靠事后的致歉和修复,而必须建立在前期的严格监管和全面保障之上。(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夏隆)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