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网友发现离婚证背面有透明“囍”字水印,引发热议,民政部门回应称其为防伪标志。
离婚证上的“囍”字引发争议并不意外。有人觉得喜庆符号与离婚场景违和,有人认为这是“一别两宽”的隐喻,更多人则坦然接受——毕竟官方解释很明确,这只是防伪技术。但公众的敏感反应恰恰说明,这个小小水印成了观察婚姻观念的窗口。过去,离婚常被视作“失败”或“异常”,离婚证绿色封面像一种无声的标签,将离异者区隔于主流叙事之外;而如今,当“囍”字出现在离婚证上,人们不再本能地抗拒,甚至能从中读出对解脱的祝福,这种心态转变本身就是进步。
比水印更能说明问题的,是离婚证封面的颜色变革。2004年之前,绿色离婚证与红色结婚证形成鲜明对比,绿色隐含着对婚姻破裂的道德评判,仿佛离异者偏离了“圆满”的正轨。统一改为红色后,结婚证与离婚证仅通过烫金、烫银字样区分,这种设计消弭了形式上的等级差异,传递出清晰的信号:婚姻的缔结与解除都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平等权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制度的调整背后,是对个体选择的尊重。婚姻不该是捆绑终身的枷锁,离婚也无需背负“不体面”的污名。
公众对离婚证细节的讨论,折射出我们对婚姻的复杂心态。有人仍习惯给离婚贴上“不幸”的标签,有人则能理性看待“体面告别”的价值。数据显示,超六成“90后”离婚案件选择和平分手,印证了“结束消耗的关系”正成为被尊重的选择。婚姻的本质是特定时期内个体间的情感契约,它的存续需要用心经营,终结也应是审慎权衡后的合法权利。我们不必美化离婚,但也不必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结婚是喜,体面告别同样是人生的一种新生。
从绿到红,从“双飞燕”到“囍”字,证件变迁里的文明温度,在于承认每一种选择都有其合理性。真正成熟的婚姻观,是让法律的归法律,情感的归情感。结婚证与离婚证使用相同的防伪标志,恰恰提醒我们:婚姻是一种法律关系的建立与解除,它需要理性对待;而感情则需要用心经营,它的质量不取决于证书的颜色或水印。无论是相守还是分开,忠于内心的决定都值得被理解。当社会不再为一张证书的颜色或水印过度解读,我们才真正读懂了婚姻的真谛:它可以是携手一生的承诺,也可以是放过彼此的勇气,而这两种选择,都同样值得尊重。(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忠德)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