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百年新郑站重启,“交通强国”战略的一个精妙缩影

2025年11月18日17:21

来源:大河网

历经十七载春秋的沉寂与等待,百年新郑火车站将再次鸣响客运的汽笛。2025年11月21日,它将重新迎送南来北往的旅客。这座原名“新郑县站”的老站,不仅承载着一方水土的集体记忆,更在新时代的铁路网络中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

  新郑站的客运重启远非一个简单的时间节点,而是一声深情的时代回响,一步精准的未来落子,它镌刻着中国铁路从竞逐速度到淬炼温度的进化年轮,更吹响了以交通先行激活区域协同的嘹亮号角。

  十七载静默,见证铁路发展向“温度”转向。回溯2008年,中国铁路以雷霆万钧之势迈入高速时代,在运力向主干线高度集中的战略背景下,包括新郑站在内的一批老站,为全局发展而暂别客运舞台,这是一个时代的战略之“舍”。彼时,“快”是无可争议的主旋律。而十七年后的今天,当高铁网络已如银色血脉贯通神州,铁路发展亦拥有了更雄厚的底气与更细腻的笔触去润泽那些曾被忽略的角落。新郑站的回归,正是这一转向的生动注脚——它仅仅是运输链条上的一环,也是对民众多样化出行需求的深切回应,更是对一方水土乡愁记忆的温暖守护。

  老站新启,擘画区域协同的“棋眼”。新郑站的重启,其意义更在于擘画未来的区域蓝图。地处新郑、新密、长葛三市交会的黄金区位,三趟普速列车的停靠如同三条金线,瞬间激活了区域的交通“末梢”。纵贯南北的Z286次、连接草原与岭南的K598/9次、服务城际通勤的K8002次,此番精准的运力投放,使老站由昔日的货运节点跃升为驱动区域一体化的微型枢纽。尤为关键的是,车站已实现与市内公交系统的无缝接驳,旅客出站即可便捷抵达黄帝故里、西亚斯学院等核心地标。这“最后一公里”的彻底畅通,意味着交通便利将直接转化为可见的经济与文化活力,为当地的文旅融合与人才流动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由“一站”观“一网”,彰显“交通强国”的民本底色。新郑站的蝶变,是观察“交通强国”战略的一个精妙缩影。国家的宏大叙事,终须落脚于民生的细微感知。当我们的交通网络既能以风驰电掣展现“中国速度”,亦能悉心倾听一座老站周边居民的出行心声时,方称得上真正强大且富有韧性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它昭示我们,“交通强国”不仅是穿山越岭的工程史诗,更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区域协调共进的系统工程。新郑站的回归,正是这张巨网上一处被精心修补、重新擦亮的节点,它无声地诠释着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坚定承诺。

  鸣笛已响,征程再启。新郑站的归来,宛如一个温暖的隐喻: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既有领跑世界的速度与激情,亦怀有不让任何人掉队的温度与耐心。前行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让我们持票上车,共同见证这座百年老站焕发新生。它承载的,不仅是游子归家的朴素期盼,更运载着区域协同与共同富裕的壮丽图景,向着一个更具获得感、幸福感的未来前进。(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钱程)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