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问计于民,4413条建言映照河南民主实践新气象

2025年11月19日13:25

来源:大河网

民声是发展的晴雨表,民智是规划的活水源。河南向社会公开征集“十五五”规划建议,4413条建言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汇聚而来,既关乎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也连着柴米油盐的民生小事,这场开门编规划的实践,让民主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治理实践。

问计于民,才能让规划踩准时代节拍。高质量发展不是闭门造车的空想,高效能治理更不能脱离群众期盼。河南的征集活动中,既有代表聚焦中原农谷建设、航空精密制造创新的战略思考,也有网友关注灵活就业保障、社区养老服务的细致建议,4413条建言如同4413个观测点,精准捕捉到发展的重点、治理的难点、民生的痛点。规划编制只有放下架子听民声,扑下身子集民智,才能让顶层设计接上地气、对准民心,让发展蓝图真正回应时代呼唤。

开门纳谏,方能让民主彰显实践力量。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河南的这波操作,没有把规划编制变成少数人的“笔杆子工程”,而是搭建起全民参与的大平台,让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和普通群众同坐一堂献良策。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技术建议,到智慧社区的数据共享构想,再到诚信文化建设的社会呼吁,每条建言都饱含着对家乡发展的热望。这些来自基层的智慧,既能为规划编制提供多元视角,也能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让民主实践在集思广益中落地生根。

民声入心,才能让发展凝聚磅礴合力。规划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而落实的动力源于群众的认同与支持。当灵活就业者的保障需求被纳入考量,当社区老人的养老期盼被写进蓝图,当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被重点关注,这样的规划自然能赢得群众的拥护。河南的实践证明,把群众的“金点子”变成发展的“金钥匙”,不仅能让规划更科学、更务实,更能激发全民共建共享的热情。4413条建言背后,是千万河南人的同心同向,这种凝聚起来的民心力量,正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最大底气。

民主不是装饰品,而是治理的硬支撑。河南开门编规划的做法,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它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融入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民生改善全过程的实际行动。从四千条民声中汲取智慧,在问计于民中凝聚共识,这样的规划必然更有温度、更有力量、更有生命力。

新时代的发展蓝图,需要全民共同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需要万众一心共同奔赴。河南以问计于民开篇,为“十五五”规划注入了民主活力与民生温度。期待更多地方能借鉴这样的实践,让民声成为规划的“指南针”,让民智成为发展的“助推器”,在广纳群言中凝聚奋进力量,在凝聚民心中共绘美好未来,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邓随新)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