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奶皮子糖葫芦看传统小吃的产业升级之路

2025年11月21日17:42

来源:大河网

随着气温的下降,糖葫芦这一传统小吃逐渐在北方大街小巷出现。其中一种新的吃法:“奶皮子糖葫芦”,在近期爆火,在短视频平台上“奶皮子糖葫芦”这一话题凭借十一亿的播放量稳稳占据各类小吃榜的榜首。伴随着热度的飙升,其背后问题也不断涌现:奶皮子价格暴涨、各种虚假宣传、“吃出糖化脸”一词冲上热搜。这份由草原奶香与北方果香碰撞出的新奇口感,正站在从“流量网红”迈向“产业长红”的关键转折点,要将这份“流量”转化为持久发展的“增量”,传统小吃行业的现代化升级迫在眉睫。

传统小吃行业升级的首要课题是筑牢供应链根基。2025年10月下旬至11月,内蒙古主产区的奶皮子出厂价从每100克7元涨至20元,奶皮子一天一个价成为常态。激增的需求导致供应量严重不足,奶皮子作为传统小吃,生产效率低,产能严重不足。传统小吃行业的产业升级关键在于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食品工程的深度融合:奶皮子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标准化发酵工艺、自动化凝乳设备、智能化温控系统,实现奶皮子生产的规模化与品质稳定。同时,建立从牧场到工厂的可追溯供应链,既能保障原料品质,又能通过精准的产能规划平抑价格波动,为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确保供应链稳定的基础上,传统小吃行业建立行业标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部分工厂为追求产量,采用奶粉兑水、掺面等手段生产奶皮子,不仅导致产品口感下降,部分产品还存在质量问题。为改善产品质量,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需要从整个行业出发,制定统一标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部分龙头企业可以在政府的牵头下制定相关标准,明确“真”奶皮子的标准,如乳脂含量、生产工艺要有统一的标准,杜绝以植脂末等替代品混淆视听。建立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冷链配送的完整品控体系,让群众吃得美味、吃得有保障。传统小吃行业标准化不仅是对广大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更是整个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的必经之路。

传统小吃行业在夯实产业基础的同时,更要一切从健康出发。随着奶皮子糖葫芦的走红,其高糖分、高脂肪的问题受到了大众的关注。人在短时间内糖分摄入过多,糖与蛋白质会发生反应导致皮肤老化,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糖化脸”。这一现象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传统小吃的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味与形态的突破,更需在美味与健康之间找到可持续的平衡点。消费者的饮食健康,应当成为所有产品研发的根本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奶皮子生产企业可以研发奶皮子低糖配方,使用天然代糖或降低糖占比。只有让消费者在享受味蕾愉悦的同时,无需为健康担忧,产品才能真正赢得信任,建立起长期的市场生命力。

从筑牢供应链根基,到行业标准的系统构建,再到对健康理念的积极回应,奶皮子糖葫芦的产业升级之路已然清晰,这也是当前传统小吃行业升级的一个缩影。这条路径不仅关乎一个产品的存续,更关乎传统小吃在当前消费语境下的创新范式。当草原的醇厚与北方的甜润在唇齿间交融,我们品尝的不仅是一种新奇口感,更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深度对话。唯有通过产业升级,这枚小小的糖葫芦才能跨越网红周期,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转瞬即逝的流量热点,蜕变为值得长久回味的风味名片。(徐德昭)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