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市县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要求“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便民热线作为政务服务的重要载体,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政策落地效果和群众获得感。调查显示,全国333个地级以上城市中,32.1%的12345政府公开热线无法接通,不少热线即便拨通,也存在等候超30秒、接线员业务不熟、推诿转接等问题。本应便民的电话沦为“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这种“热线不热”的背后,是部分干部为民服务意识的淡薄,是“重形式、轻实效”的作风顽疾,本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不作为、慢作为。打通热线“堵点”,绝非简单地增加坐席、公布号码,关键要下好“实功”。一条能打通、能沟通、能办事的热线,胜过千言万语的政策宣传。当前,各地正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整治作风顽疾、提升服务质效是题中应有之义。唯有把群众诉求放在心上,把热线畅通抓在手上,从“接得通”向“办得好”转变,才能让便民热线真正暖民心、连民心,让作风建设的成效体现在“最后一公里”的畅通无阻上。(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黑媚)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