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湿地搞开发太短视

2019年05月22日08:12

来源:河南日报

  □本报评论员吕志雄

  青草偃伏,绿水低泣,高楼如战阵,杀气腾腾。这是看本报有关柘城湿地的图片报道,给笔者带来的直观印象。再细看文字,更让人震惊,栖息着“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的3000亩湿地已被“开发与建设”,萎缩了一多半,而几台大型挖掘机还在吞噬湿地……

  随着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的加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有人只看到好的生态环境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只想着开发、建设,把绿水青山变成花花绿绿的票子、骄人的GDP,却不知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意味着生态本身就有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价值,只想开发换票子,不去保护或修复,比买椟还珠、反裘负薪还可笑,近乎割肉自食,直夸味道鲜,却不知是戕害自身。就拿柘城的湿地来说,有人之所以开发这块地方,大概就是看中了湿地的环境好。确实,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等多种功能,盖在湿地边的楼盘自然可以大打环境牌,卖个好价钱。但是如果湿地被破坏尽了,没有了这些风景,这里的楼盘还会有那样高的身价吗?如果造成环境问题,还有人敢来买吗?

  生态利用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用之不竭。据本报5月19日报道,三门峡留守的大天鹅自然繁育了五只“天鹅宝宝”,这是天鹅繁衍的奇迹,也是三门峡保护利用黄河湿地的巨大收获。从2007年天鹅湖湿地公园建立至今,他们不是“开发建设”让湿地萎缩,而是通过营造浅滩、栽种水生植物、配套建设提水泵站等多种手段,将天鹅栖息地扩大了38.5万平方米。湿地保护得好,来此栖息的天鹅数量越来越多,天鹅已成为三门峡最美的名片,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也令人眼羡:一个春节,到这个小城旅游的人数就超过2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亿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发展是第一要务,开发与建设完全可以与环保互促互荣。还记得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达康书记吗?他的一大政绩就是把开发区放到采煤塌陷地,让经济开发与修复环境合二为一。电视剧是对现实的反映:山东济宁将采煤塌陷地建成城市湿地,矸石为山,洼地为湖,污染地变旅游点休闲处;开封治理当年化工、纺织产业造成的污染,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绿色发展,构建四河连五湖水系,沿水开发利用,造就了今天杨柳簇华屋、绿水荡画舟的美丽旅游城市。

  生态本身的价值,其实谁都看得见,也正因为这价值,有人就想挟资本之力量去占有。秦岭脚下被拆除的别墅就是明证。避免对生态环境贪婪的攫取,就要用河长制之类制度的“防火墙”挡住其贪心,用法律利剑斩断其偷偷伸出的手,也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打开通道、保驾护航。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