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欠薪,抓紧落实比啥都重要

2017年12月22日08:1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申国华

  近日,人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发出切实做好2018年春节前治欠保支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把治欠保支工作作为春节前的重要民生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全力以赴清理欠薪,确保农民工拿到工资返乡过年。

  这一通知发得及时,让人感觉心里暖乎乎的。而要把精神落到实处,还必须抓紧时间,出实招、狠招。

  临近年底,解决欠薪问题,是许多农民工最关心的话题。近几年,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虽有好转,但在一些地方,讨薪无门,甚至因讨薪被打的事件仍时有发生。目前,产生欠薪问题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部分行业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今年1月至10月,全国共查处工资类违法案件11.6万件,为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206.6亿元,涉及劳动者249.1万名。

  拖欠农民工工资,是少数企业的惯招。有关催促解决欠薪的通知和意见不知道已发过多少次,而且,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还进行过专项检查。然而,一些企业老板拿着农民工的血汗钱卷铺盖走人,玩消失、捉迷藏,改头换面。他们有的连续几年“失联”,让讨薪者耗不起时间,失去讨薪的信心;还有的跑到千里之外,让讨薪者找不到自己,或者知道自己在哪儿却花不起路费去讨薪。损招多多,不一而足。欠薪好比流行病一样具有传染性,由个别私企向多个地区、多个行业扩散,遍布建筑、食品、电子、汽车等领域。

  治“顽症”须用狠招。否则,就会出现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很可能许多所谓措施都会“雨过地皮湿”,或者“摁下葫芦浮起瓢”。仅凭一些“常规武器”,搞批评、作检查,不痛不痒,“雷声大雨点小”,最后则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

  要把板子切切实实地打到欠薪人身上。一些地方把欠薪看作企业行为,问责不力,处罚过轻,使企业违法成本很低,因而让“老赖”屡屡得逞。直指“欠薪”要害,让“老赖”付出巨大代价,才能令其望而却步。比如:今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将符合规定条件的欠薪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其他责任人列入“黑名单”,等等,把板子打到“老赖”的身上,让他们付出巨大经济代价,甚至遭受牢狱之灾,才会使他们“悬崖勒马”。

  要加强联动,形成合力。政府相关部门要迅速行动,分工负责,形成一整套制度机制,把解决欠薪问题纳入社会治理范畴,努力从操作层面根治欠薪问题。比如:对于欠薪的企业和个人,从限制政府资金支持、招投标、生产许可、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评优评先等方面进行联合惩戒,直至限制影响恶劣“老赖”的自由,有效去除欠薪顽症。

编辑:史海山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