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评】“最多跑一次”呼唤服务创新

2018年04月03日09:52

来源:大河网

  做好基层创新探索,政府权力多做“减法”,服务能力多做“加法”,就能换来增强市场活力、提升群众获得感的“乘法效应”,夯实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河南日报评论员丁新科

  3月30日,河南省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召开新闻通报会,公布了办税事项“最多只跑一次”清单,清单涉及省国税局260项具体业务,省地税局356项具体业务,4月1日起在全省税务部门施行。

  从大幅减少审批事项到全省推行“三十五证合一”,从“先照后证”到“证照分离”,从济源推出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到税务部门“最多跑一次”办税清单,我省各地各部门根据实际,将“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改革举措全面落地、多点突破,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过程,也是各地各部门不断调整、自我加压的过程。省国税局在税务总局清单的基础上增列了48个事项,省地税局在税务总局清单的基础上增列了35个事项,让纳税人充分享受到此项改革的红利。济源“最多跑一次”清单则是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在实践中巩固深化改革成果。

  笔者调查发现,一些基层单位的创新举措同样可圈可点。在开封尉氏县,该县国税局和地税局2017年1月就实现了联合办公。在同一层服务大厅里,左边是国税窗口,右边是地税窗口,纳税人从此不用再两头跑。这种联合不仅是物理上的相连,也实现了业务上的互联,国税、地税均设有固定窗口办联合业务。“现在办理清税,从递交资料到办完所有手续,只要跑一个窗口即可,一趟冤枉路都没跑,而且办结时间比以往缩短了近三分之二,大大节约了我们的办税成本。”尉氏县金贝财务咨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裴海峰的话,就是服务效率提升的生动注脚,也是改革成效显著的例证。此外,该县国税局还推行免填单、入户开展业务咨询等服务,仅无纸化办税一项举措,每年就可以节约近20万张打印纸。

  一枝一叶总关情。“最多跑一次”,就是要在细微之处体现为民服务宗旨。尤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就要善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开通网上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性、低成本的政务服务体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减轻人民群众负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商事制度、投融资体制、税收制度等改革。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都为我们下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

  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深化“放管服”改革,我们要继续做好基层创新探索,政府权力多做“减法”,服务能力多做“加法”,换来增强市场活力、提升群众获得感的“乘法效应”,从而夯实我省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编辑:史海山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