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对待是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2018年09月11日08:57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大河网评论员赵志疆

    教师节当天,有网友发微博称,在北京市某小学门口,一位学生拿着花想送给自己的老师,却被教导处老师拦在校门口罚站。《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事发小学了解到,不存在罚站一说,该老师只是想找学生家长把花拿回去,随后就让学生进校了。

    昨天去幼儿园送孩子,发现传达室窗台上放着几束包扎整齐的鲜花,猛然察觉,又是一年教师节。与此同时,可以看到门卫正在委婉地拒绝家长带花进入。过了一会儿,送过孩子的家长陆续拿走了自己带来的鲜花。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既没有感到突兀,也没有感到不近人情,与此相反,我感觉到的是温情满满——排除了物质的侵扰,或许更有助于还原教师节的本真。

    之所以提起这个,是因为北京这所小学门口发生的事情,与我所经历过的何其相似。虽然“送花罚站”已被证实为以讹传讹,但不少人仍然不依不饶,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一枝花都不让学生送,如此不近人情的规定是矫枉过正。有人更进一步提出,教师节不应该收学生赠送的贵重礼物,但不应禁止收些小礼物,因为这样能增进师生情谊。

    这显然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考虑。礼物贵重与否,不仅取决于物品的价值,更多还是一种主观感受——某些人眼中的小礼物,或许在别人看来已经足够“贵重”。难道要在学校门口增设一个估价机构?执拗于学生该不该给老师送礼物,或者应该送什么样的礼物,实际上都是对教师节的一种误读和矮化。与各种行业性节日一样,教师节旨在倡导整个社会对这一职业的尊重与善待。尊师重教没有错,但显然不仅仅是体现在孩子的礼物上,如果教师节就该由孩子来赠送礼物,那么,护士节是否要由病人来送礼物,记者节又该谁来送礼物?

    当然,孩子以及家长也是社会的成员,他们完全可以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敬意。不过,无论个人是否给老师赠送礼物,都无损教师节应有的含义,既不必为送什么礼物大伤脑筋,也不必为礼物被拒莫名惊诧。必须承认,学校拒收礼物的初衷是美好的,无非是希望以此来杜绝可能造成的攀比。这种担忧显然是有道理的——小礼物与贵重礼物之间本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所谓攀比,不正是在错位比较之间节节攀高的吗?

    如果一定要向老师表示敬意,我倒有一个可行的方案——任何用金钱买到的礼物都应该禁止,学生亲手制作的礼物不在其列。单纯以金钱来衡量,学生稚嫩的手工作品当属“小礼物”之列,但是,其中蕴含的感情和劳动难道不是最“贵重”的吗?教师节本身是一个增进感情的节日,无论如何,不该物化为一个可以明码标价的日子。以倾注多少感情为标准,金钱可以买到的礼物是廉价的,用心付出则是无价的。

    如果真的有心向老师送上祝福,与其费尽心思盘算购买什么价位的礼物,远远不如发自内心地向老师鞠个躬、问个好更能传递尊敬与爱戴。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