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养成需要法治助推

2018年10月08日08:21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评论员吕志雄

  每遇长假,文明素养就会成为热门话题。媒体对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文明旅游现象进行观察,发现“文明、礼让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自觉行为”。(据10月5日新华社报道)

  “今年国庆,我们举办了帐篷露营节。篝火晚会散场后,相比以往,没有了垃圾遍地的景象。”湖北武汉黄陂区木兰草原景区负责人说。在上海市区田子坊景区,游客有序地沿着“之”字形人行道缓缓进入景区,没有拥堵,少了焦躁。文明、礼让、卫生、环保,成为这个假期的主流。

  文明的养成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最近几年,各地精神文明建设做得更细更深,普及文明礼仪规范,推进文明交通行动,推进文明旅游行动,引导人们讲文明、有公德、守秩序、树新风,取得了扎实成效。媒体在这个长假中采访到的一组镜头可以作为佐证:龙门石窟景区秩序安保人员在巡逻过程中发现一男子在景区南门口脸色苍白,工作人员与医护人员现场紧急抢救,随后该男子被送入医院治疗;嵩山景区工作人员为老人提供轮椅,帮助游客推轮椅;云台山景区保安为游客换轮胎……景区高质量的服务,树立了行业新风,也带动了文明旅游。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与法规机制约束,如大鹏之两翼、马车之两轮,共同推动文明旅游的目标顺利实现。完善的法规机制则是推进文明旅游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近些年,各地强调运用法治方式助推文明习惯的养成。国庆长假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一批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又有3名游客被列入“黑名单”。截至目前,共有35人被列入“黑名单”,他们将受到限制出境游、乘坐航班等惩戒。让不文明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产生真正的警示作用。“黑名单”措施的出台,真正为旅游业划出文明“红线”。通过“黑名单”制度的实施,让游客产生“一时不文明,时时受约束;一处不文明,处处受阻碍”的震慑感,从而在旅游的过程中时时刻刻践行文明。

  当然,任何一种措施都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对文明养成这样的软件建设,既需要有和风细雨式的耐心引导,又需要有雷霆万钧般的令行禁止。就在这个长假里,景区岩石上被人刻画,车窗抛物、吵架斗气等不文明行为也没有绝迹。这说明提升文明素质依然在路上,道德引导、发挥法治的助推作用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强。让不文明行为付出相应代价,让文明行为成为每个人的自觉,才能更好地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素养。

编辑:史海山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