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放弃对儿子的治疗,叩问社保制度的兜底力度

2018年11月17日09:49

来源:光明网

  作者:朱昌俊

  这是一则让人心情沉重的新闻:自从得知儿子强强患有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后,对于儿子的治疗,妈妈张亚和父亲王宝的态度截然相反,张亚想让强强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而王宝则坚决反对,要放弃对儿子的治疗,称“那是个无底洞,也治不好的。”按照医生的说法,强强的疾病没有高危因素,适合做化疗,治愈率大概在80%左右;当地村干部也承诺将尽可能为其治疗提供帮助。纵是如此,强强的父亲仍坚持放弃治疗。

  一位父亲对本有着极大治愈机会的孩子选择了放弃,这样的残酷抉择在外人看来很“冷血”,甚至在法律角度,似乎也违反了父母对于孩子的抚养义务。可从基本人伦的角度,我们相信强强父亲的选择不是轻易做出来的,一定是经历了某种复杂而艰难的思想搏斗。那句“那是个无底洞,也治不好”的回应,足以代表某种更真实的缘由,那就是相较于“治不好”,重病治疗所需要付出的精力和经济成本这个“无底洞”,可能是他心中更难以克服的恐惧。新闻跟帖中也有很多网友表示,这位父亲是“理智而无奈”的。

  随着医学的进步,很多重大疾病的治愈率在理论和临床上已经显著提升。但揆诸现实,诸如“得了癌症就等于等死”之类的治疗观,依然有着某种普遍的社会基础。很多人说某种病“难治”,可能并非是指医学意义上的,而实际是指疾病对应的巨大的、不确定性、超出可承受范围的治疗成本。它比医学上的治愈率低,更能摧毁一个人或整个家庭对于治疗的信心。

  这些年,中国已逐步建成了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大病医疗保险也在扩容。另外网络众筹渠道的开放,也为一些重病家庭提供了相对以往更多的救助机会。但社会对于重大疾病治疗的恐惧,依然真实存在。父亲坚决放弃对治愈希望较高的年幼儿子的治疗,或许稍显极端,但“人到中年越来越不敢体检”的社会现象,担心重大疾病治疗导致人财两空的社会心理,仍是比疾病本身更值得正视的社会性隐疾。

  李克强总理曾在谈到推广大病医保时表示,我国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了很大比例,通过大病保险给他们一个最基本的保障,这本身是善事,更是全社会的“稳定器”。我们或许不能指望,健全而有力的普惠式医保制度救济,能够帮助所有人战胜一切疾病,但是,完善的公共救济和社保制度却应当能帮助人们缓解对于治疗成本的过度恐惧,给予他们更多的治疗信心和选择,起到兜底作用,而不是只能绝望的束手无策。这关涉到一个社会最基本的生命保障、生存权保障,总理所谓的社会“稳定器”比喻,亦或意于此。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