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水车应该变得更“聪明”

2018年11月30日08:05

来源:河南日报

  □邢志坚

  近日骑车上街,遇到路上正在作业的洒水车,急忙习惯性地向一旁躲避。谁知这台洒水车竟像长了眼睛一样,见到路边有骑车的行人,立即降低水压,缩小了喷洒范围。路人们纷纷夸赞,“这洒水车真聪明!”

  洒水车是减少道路扬尘的利器,也是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志,可是有些地方的应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洒水车不看实际天气,为完成当班任务,下雨下雪也照洒不误,人为加大路面湿滑,甚至引发交通事故。有的洒水车粗放作业,肆意喷洒,路过的行人避让不及,常常被溅上泥点污渍,怨声不已。还有的洒水车夜半作业,路上无人也开足音响,一路响笛,扰民睡眠。本是为维护市容整洁、造福市民群众的洒水车却因为作业方式不当而引来众怨,岂不是掏力不落好,事与愿违?

  可喜的是,随着整个行业文明素质和职业水准的不断提升,已有越来越多的洒水车驾驶员自觉改变作业方式,在路面喷洒时合理控制水压,主动避让路旁行走的非机动车和行人,努力做到保洁服务的精细化、人性化,以爱民、惜民的举手之劳赢得了广大市民的由衷赞誉。

  然而,“一花独放不是春”,只有及时总结推广这些精准喷洒、文明作业的经验,并使之成为每个洒水车驾驶员必须遵守的操作标准和行业规范,才能使每天都穿行在大街小巷的洒水车都“长眼睛”、“通人性”、变聪明,成为市民喜爱的“清洁使者”和文明城市的流动风景。

  洒水车只是替代和辅助人工劳动的作业机具,要让洒水车“变聪明”,洒水车的使用者和管理者首先要“换脑筋”,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体谅路人。要以“城市美容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查找日常作业中的问题、不足和可能给群众带来的不便之处,立行立改,改进和制定科学严谨的作业规范,根据天气状况、路面实况和人流密度,合理安排喷洒时段,灵活控制喷洒范围,尽量减少作业过程中的“附带伤害”。也可以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对普通洒水车进行智能化改造,安装侧方传感器和水压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识别、提前避让路旁行人,从根本上改变车过水溅、人见人躲的尴尬现状。还可运用先进的物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洒水车的作业路段、时段、密度等进行精准、优化的实时调度,让洒水车变得更聪明、更智能、更人性,更受广大市民欢迎。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