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要见“楼”又见“人”

2019年06月18日08:22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评论员薛世君

  继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实现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之后,我省城镇化领域再传捷报——6月14日,河南省统计局发布《2018年河南人口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我省2018年末总人口为10906万人,常住人口居全国第三位,2018年全省常住人口9605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常住人口4967万人,居住在乡村的常住人口为463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71%,比上年末提高1.5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增幅位居全国第一。(见本报6月16日报道)

  城镇化率的历史突破和快速提高,充分说明了我省推进城镇化的力度,也无疑是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预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据测算,全社会90%的消费发生在城镇里,是农村消费的3倍。我省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对应的都是百万以上的农业人口转移以及大规模的投资和消费,可以拉动生产总值提高1.5个百分点,而每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可以直接带动综合消费10万元。快速提高的城镇化率,必将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持续释放更多强劲动能。

  不过,虽然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城镇化率增幅位居全国第一,但不容回避的是,我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依然相对较低。《2018年河南人口发展报告》就显示,2018年我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2.89%,与51.71%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不过值得欣慰的是,2018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增长了1.59个百分点,增幅快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让我们看到了追赶的希望。

  笔者近日在媒体看到一位新郑州人的故事——此前在南阳老家种地的金条,如今在新郑市君源有机农场里照料瓜果蔬菜,虽然都是种地,但她觉得是两码事,不仅是因为在公司种地有专家技术指导,有固定收入,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户籍制度改革,金条和丈夫已经把居住证换成了新郑户口,还买了楼房,两个孩子也顺利入学。在金条的眼里,新郑户口才是“金条”。而金条得到“金条”的故事,正在中原大地蔚为风潮。

  城,所以盛民;民,乃城之本。以人为本,给每位居民一份美好的生活,是城镇工作的方向盘。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首先就要避免一种“转而不移”的现象,即人转移到了城镇,户口却迁不来,干着工人的事,却依然是农民的身份,在就业、就学、就医、社保等方面不能完全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待遇。

  新型城镇化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高楼大厦,而是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所以我们看到,我省近些年大力推进百城提质建设工程,发生在市民身边的城市变化就是十分珍贵的民生福利。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空间的城镇化,更是人口的城镇化。所以我省自2014年全面提速户籍制度改革,2016年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如今又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进一步拓宽落户渠道,推动更多非户籍人口到城市落户。既要见“楼”,更要见“人”,这是城镇化的“初心”,也应该是努力的方向。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